近四年來,山西經濟增長迅速,幾百萬投資下去,百姓收入增加,商人掙了錢,省內的賦稅自然也增加了。

一般而言,乾朝中央只拿走省裡賦稅的六成,剩下四成留給地方開支和搞建設,這四年來山西財政應該是有結餘的。

韓昭宣道:“陛下,府庫的錢全部被臣拿去改造街道,開採煤炭了。早幾年煤炭價格高,臣擴大生產,就等鐵路貫通後,往外賣煤,誰知到今年,河北、河南等地的煤礦先後增加了產量,導致煤價下跌,臣……”

北方天氣寒冷,到了冬天,家裡沒有木柴,沒有煤炭,冬天是很難熬的。

明朝時,百姓貧困,飯都沒得吃,自然燒不起煤炭,冬天都是燒柴,或者硬抗,對煤炭的需求有限。

乾朝建立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再分配,這使得百姓富裕起來,開始有錢購買木炭和煤炭過冬。

在北方一戶富裕的人家,一個冬天做飯加取暖,能夠燒掉兩三千斤煤炭。

大乾人口眾多,加上朝廷逐漸禁止濫砍濫伐,煤炭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

這種情況下,導致煤炭的價格一路走高,而高歡也正是看到這一點,才下定決心,讓山西修建鐵路。

山西的煤運出來,不僅可以解決北方各省冬季取暖的問題,還能夠解決江南燃料供應,為工業革命提供能源。

這幾年煤炭價格上漲,為了解決取暖問題,除了山西開採煤礦外,河北也開採了開灤煤礦,河南則開採了永城煤礦。

這些煤礦出現,緩解了北方缺煤的壓力,煤價便出現了下跌,回落到一個正常的範圍。

山西的鐵路雖然修通,可是馬拉火車,運輸成本還是太高,導致煤礦運到河北,基本就不賺什麼錢了。

雖然乾朝控制了蒙古,但是馬匹依舊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資源,而在民間,一匹好馬能夠賣一百塊銀元,日常的草料還不算。

馬匹就相當於豪車,用豪車拉煤,成本自然高到沒邊。

這些日子以來,高歡對於山西的情況有了一定了解,大概瞭解山西財政危機的原因。

如果煤炭價格還維持在高位,山西多半還是能夠還賬的。

高歡皺眉道:“這麼說山西現在有不少煤,沒有賣出去?你不要說沒有,不然朕真會砍了你!”

韓昭宣連忙道:“回稟陛下,各礦都開採了大批煤炭準備出售,誰知道今年煤炭降價,賣一噸虧一噸,所以煤都堆積成山,煤絕對是有的!”

高歡聞語神情緩和,沉默片刻後,嚴厲道:“你現在立刻回山西,給朕盤點有多少煤炭,貸款缺口有多少,然後自己想法籌錢,別想著朕來救你!另外,立刻讓山西的工坊,趕造運煤車廂,還有裝煤卸煤的器械,朕有用!”

高歡把韓昭宣狠狠地訓斥一頓,便把他打發回山西。

韓昭宣來趟南京,連飯都沒吃一口,便匆匆往回趕。

這時高歡心中大致有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就是讓火車提前上路,把山西的煤炭運出來。

雖說河北有了開灤煤礦,河南有了永城煤礦,可整體而言,北方的煤炭還是不夠的,還有八九成的百姓,冬天用不上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