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看他模樣知道他故意為之,不過還是忍不住罵道:“你給朕說說看,山西怎麼欠下四百五十萬銀元。”

韓昭宣內心有些惶恐,額頭冒汗,吞吞吐吐道:“回~回稟,陛下!近是四年來,山西修鐵路,一共借貸了三百萬銀元。”

高歡沒好氣道:“這點朕知道,說說另外一百五十萬銀元,你是怎麼借上的。”

韓昭宣低聲道:“回稟陛下,另外一百五十萬,臣拿去投資採礦和冶煉,順便把太原城翻修一遍。”

高歡一臉驚訝道:“你去翻修太原做什麼?”

“太原畢竟是山西省會,三晉的臉面,不說與南方的省會比較,與北方各省相比,實在太殘破了。臣想著把太原建設好點,吸引投資也方面一些,便把三司衙門,以及城中建造都推倒重建~~~”韓昭宣越說聲音越小,“臣原本以為鐵路建好後,就能夠靠賣煤把錢還上,誰知道~~~”

說到這裡,他偷偷看了高歡一眼,便不敢往下說了。

高歡不禁大怒,“這麼說,你還怪朕嘍!”

“臣不敢!陛下息怒啊!”韓昭宣連忙磕頭,“都是臣的錯,還請陛下懲罰!”

當年乾朝、西唐、清國在山西混戰,將山西打爛,省會太原也被焚燬大半。

這麼多年過去,山西由於晉商衰落,農業也不發達,省內沒有錢進行建設,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因為晉商曾經賣國,許多山西官紳都投降過清國,歸順乾朝後他們並不得重用,許多人都被清除出了官僚隊伍,所以在大乾朝廷,山西籍的官員很少。

朝中沒有能夠說得上話的大員,山西就像被拋棄了一樣,在乾朝諸多行省中,沒什麼存在感,要不來有利於山西發展的政策。

此前乾朝要開放與蒙古的貿易,本來準備在大同設一個貿易點,不過卻被河北籍的大員遊說,把政策給了河北。

山西的轉折點,在高歡西征準格爾之時,因為有高歡發話,所以乾朝的幾大銀號,聯合給山西貸款三百萬銀元。

當時各大銀號,其實並不想給山西借貸,覺得風險太大,可是高歡的話,各銀號又不能不聽,他們為了控制風險,也為了敦促山西還錢,便於山西布政使司簽訂協議,約定山西從第四年開始還錢,每年至少還款六十萬。

三百萬當時是山西三年多的賦稅收入,韓昭宣等人一下得了這麼大筆貸款,便沒控制住,苦了好幾年的山西三司,便開始大手大腳的花錢,等到了還不上,才著急起來。

高歡黑著臉,他不用去山西,也知道怎麼回事,別的不少,山西的衙門肯定被韓昭宣修得相當氣派了。

高歡看著韓昭宣,就是一肚子的火,“讓朕查出來,你藉著修養衙門,修街道,搞利益輸送,權錢交易,朕扒了你的皮!”

韓昭宣聽了這話,他不禁冷汗直流,臉上卻義正言辭道:“陛下放心,臣經得起查,臣絕對沒有問題。”

高歡見他信誓旦旦的保證,沉默片刻,“這幾年山西經濟增速不錯,除了上繳朝廷的賦稅,藩臺衙門結餘的賦稅,應該有不少吧。你給朕說一說,怎麼就還不上帳?山西地方的賦稅,你們都怎麼花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