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大唐客長(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歡下令國安司將這些書籍收繳,然後派遣大儒重新編輯和翻譯,將關於尼德蘭和英國革命的事情進行了修改,將之定性為可恥的叛亂,進行了長篇幅的批判,弱化了荷蘭和英國革命的理由,讓讀者根本不知到他們為何要革命,將革命視為暴亂。
雖說刪改的書籍重新上市,但原版的書籍還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乾朝將原版列為禁書,可是書籍還是在東南廣泛流行,許多士紳和商賈手裡都有幾本。
蔣家仁在乾朝時,算是反對份子,這種書籍他自然是看過,大概知道石開提出的大統制是什麼東西。
這種制定與金山郡此前的評議會制度有些相似,只不過金山郡守是乾朝冊封,而大統制下,首領則是大家商議著選出來。
現在金山軍民中山頭眾多,金山軍民與朝歌部落也不是一體,這種情況下,任何一方都無法做到集權,大統制便是一個錯的解決方案。
蔣家仁明白石開這是希望利用大統制來約束自己,保證金山軍民的利益,而對此蔣家仁也沒有意見,於是微笑道:“好,我同意!”
什麼是大統制,石開和蔣家仁只是在書籍中看過,具體怎麼弄,各人也不是很清楚。
中國的制度,歷代以來都是繼承前制,再加以修正,像這樣制定一個歷史上沒有的制度,對於各人而言,難度比較大,而且非常容易出問題。
像明朝想繼承宋制,可中間隔了近百年,只能在元制的基礎改革。
元制本來就不完善,皇帝沒幾個自然死亡的,明承接元制後,不斷修改,最終還是無法找到平衡,走向來極端。
現在蔣家仁等人要憑空制定一套制度,又沒有老師,可以說十分困難。
若是晚一百多年,一群在南洋的中國移民,建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於婆羅洲堅持百餘年,或許能夠給他們分享經驗,可現在他們則完全只能靠書籍上有限的記載,再結合中國曆代制度,來完善制度。
茅屋內,金山郡的各個議員,還有朝歌部落代表,坐在一起進行商議。
孔老夫子說道:“我看這個大統制也沒什麼稀奇,屬於禪讓的一種。”
蔣家仁道:“我們現在人少,地方也小。我認為暫時不需要太複雜的制度,也不需太多人參與決策,以免造成效率低下。”
石開沉聲道:“那就保留金山郡的評議會制度,再給朝歌部落幾個議員的席位,然後大家一起推舉老蔣為總制,最後大事大家一起商議,小事老蔣直接推行。”
當下眾人進行一番討論,首先確定了聯盟為新商大統制聯盟,以天命玄鳥為聯盟旗幟,同時還確定了聯盟的政治地位。
評議會認為新商聯盟屬於乾朝,但在眼下的情況下,新商聯盟失去了與乾朝的聯絡,聯盟政治上事實獨立,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其次,從朝歌部選擇四人為議員,與原來的金山評議會,重新改組為新商評議會,共同推舉蔣家仁為統制,授權蔣家仁帶領聯盟走出危機。
(求月票,推薦,追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