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偷襲大散關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散關是連線關中和漢中之間的雄險之關,最早為周朝散國之關隘,後南宋與金國以此為西部邊境,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數千年來,歷來南北之爭,都繞不開這裡,大散關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經歷無數大戰。
歷代以來,南北並立,西部的大散關,中部的襄陽,東部的淮河,都是爭奪的關鍵。
單以大散關而言,北方政權佔據大散關,便能窺視漢中和巴蜀,走元亡宋之路,滅掉南方政權。
若是南方政權佔據大散關,則能庇護漢中和巴蜀,並且窺視關中,司機北伐。
這次西軍能否奪取關中,奪取大散關是重中之重。
按著李定國的計劃,需要先控制大散關,再迅速奪取南鄭,大軍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關中。
那時西軍神兵天降,李際遇得到訊息,從潼關等地調兵,也已經來不及了。
這些年來,因為乾朝強大,西國與唐國的關係不錯。
兩國之間,五六年沒有爆發戰爭,雙方保持著和平,商旅來往平繁。
關中之地,土地貧瘠,許多生活物資都需要從西國採購,四川和關中的貨物及人員交流,都必經此地。
大散關雖然是軍事重地,但是因為並不地處前線,所以防守並不嚴密。
這裡每天商隊絡繹不絕,人員往來穿流不息,守衛關隘的唐軍士卒也撈足了油水。
這時馮雙禮領著幾名屬下扮作做商人,坐在關前的茶棚內休息,目光注視著不遠處的大散關。
河東大敗後,李際遇損失慘重,急需要從外部獲取物資。
此時,唐乾邊境已經被封鎖,李際遇無法從乾朝購買物資,便只能從西國購買。
馮雙禮端起一個茶杯,目光看著關隘,只見一隊隊商隊,在關前排隊,守軍士卒只是簡單盤查,便被放入關中。
“將軍,看來殿下說的沒錯,唐軍對我們沒有防備,關隘防守十分鬆懈。”一名西軍將領道:“我們扮成商人,進入關隘後忽然發亂,定能奪取關隘。”
馮雙禮微微頷首,心中已經有了定計,“走!回去準備!”
一行人在桌上丟了幾個銅錢,便匆匆起身離去。
這時馮雙禮回到距離關隘三十里處,召集眾多屬下商議。
“這次我們分為前後兩隊。前隊過關之後,在大散關外進行埋伏,準備截殺逃走的唐軍。本帥帶領後隊,直接奪取關隘!”馮雙禮拿著樹枝在地上劃道:“都明白了嗎?”
眾多部將聞語,立時紛紛頷首,“卑職清楚了。”
馮雙禮站起身來,“那就出發吧!”
......
大散關的守將叫馬權,乃是馬家老大的兒子。
當年馬老大率領洛陽官軍,征討高歡,結果被高歡陣斬,馬權人在洛陽,所以逃過一劫。
這些年,他跟隨馬老二,為李際遇效力,算是李際遇的心腹。
馬老二為了救李際遇被高歡抓住,不屈而死,令李際遇十分愧疚。
馬權雖然能力不強,但是李際遇卻委以他鎮守大散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