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李定國進兵漢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二月間,一場春雨不期而至,細細密密的春雨落下,帶著一絲寒意,在山林間騰起一層白茫茫的冷霧。
這裡是劍門關之北的金牛道,十萬西軍沿著險峻的棧道,蜿蜒行軍。
西軍士卒靠著陡峭的山壁,帶著斗笠,全然不顧細雨的侵襲,盤山而行。
去歲高歡攻河東,李際遇向西國救援,張獻忠聽從右相徐以顯的建議,沒有攻擊乾朝,而是讓劉文秀南征安南。
事實證明,打了幾十年仗的西軍,面對乾軍時雖很拉胯,但打安南這樣的小國,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就像李定國的慘兵,能夠擊敗東南亞小霸王東籲,**潰兵能打得緬軍求饒一樣,西軍打起安南,也是摧枯拉朽一般。
劉文秀不到半年,就收復了被安南佔據的廣西州縣,並攻入河內,滅了安南權臣鄭氏,迫使阮氏臣服。
張獻忠本來決定,繼續向東南進軍,可是河東戰役結束太快,讓張獻忠只能放棄徹底征服安南的計劃。
高歡拿下河東後,肯定趁勢奪取關中,而一旦關中被佔據,那麼西國將被乾軍兩面包圍,對西軍極為不利。
張獻忠與眾多文武商議之後,決定暫緩向南進兵,搶在高歡攻擊關中之前,發兵奪取關中。
高歡重創李際遇,張獻忠準備虎口奪食,摘高歡的桃子。
這時李定國帥領十萬大軍,趕赴陽平關,準備奪取漢中和大三關,為西軍主力開啟通往關中的道路。
漢中位於關中與四川之間,張獻忠想要奪取關中,便必須拿下漢中。
早年張獻忠建立大西后,曾有意奪取漢中,不過她選錯了領兵之人,沒有派遣李定國,而是選擇了孫可望,結果不用李自成出馬,北征的西軍就被順國守將賀珍擊敗。
這使得西軍放棄了北上的計劃,開始謀求東出,可又被高歡擊敗。
張獻忠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向雲貴發展。
這次時隔多年,西軍再次謀奪關中,準備虎口奪食,搶在高歡出兵之前滅掉唐國,與乾朝東西並立。
漢中位置極為重要,乃兵家必爭之地,不過唐軍在河東戰敗後,為了防禦乾軍,不斷從漢中抽調兵馬,導致漢中兵力空虛。
高歡明擺了要趁著黃河結冰,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李際遇的壓力很大,漢中原本有五萬兵馬,最近抽走三萬,便只剩下兩萬人。
這時李際遇率領十萬大軍,連日行軍,終於抵達了陽平關。
出了陽平關,就是漢中,李定國便下令全軍就地休息,他則召集眾將進行商議奪取漢中的事宜。
這時連日行軍後,西軍士卒都疲憊之極,各人吃了點乾糧,便倒地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