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旅順,五更天。

這時,天還沒亮,金聲桓就站在稜堡上,遠眺海面。

“都鎮!”謝遷出現在他身後。

金聲桓聞語轉過身來,沉著臉問道:“老謝,北面有動靜了嗎?”

“蓋州的清軍南下了,有小股敵軍,已經抵達金州衛。”謝遷頷首,擔心問道:“督鎮,海上還沒船過來嗎?”

金聲桓搖了搖頭,遂即微微笑道:“還沒有,應該是被西夷攔截了,不過我大乾水師遠遠強於西夷,用不了多久,等南面的水師趕來,追逐了他們,便會有補給船過來。”

謝遷點了點頭,心中依舊有些憂慮,不過卻很默契的沒有表現出來,“督鎮說的是,我們都該對朝廷有信心。”

在半個月前,西荷艦隊光顧了旅順口,還發生了炮戰,敵軍艦隊足有二十艘炮船,前所未有的強大。

旅順三面環海,是乾軍的優勢,清軍只能從北面進攻,乾軍的援兵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從登萊運來,還能運送大軍,在清軍後方登陸,包抄清軍的後路,讓旅順成為一座難以攻下的堡壘。

這都是乾軍掌握制海權的前提下,而現在旅順被敵軍從海上封鎖,便成了一座孤城,不僅得不到補給,連跑都沒有地方跑。

雖說乾朝在旅順駐紮了一鎮兵馬,有近三萬人的大軍,但是面對敵軍的包圍,以及無法與乾朝取得聯絡,還是讓乾軍將士為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感到一絲不安。

金聲桓早就收到了清軍大舉調動的訊息,判斷豪格可能趁著乾軍平定西南之前,糾集兵馬進攻旅順。

現在海上補給被斷,清軍又兵馬眾多,以旅順守軍的實力,肯定是難以長期堅守。

因此金聲桓和旅順的命運,便要看高歡什麼時候發兵來源,以及清軍的進攻有多猛烈,他們能做的只剩下堅守了。

金聲桓回頭又看了眼海上,朝陽從東面升起,遠處兩艘插著荷蘭東印度公司旗幟的武裝商船,在炮臺射程之外遊弋,封鎖著旅順港。

“走!去南關看一看!”金聲桓忽然提議道:“能不能守住旅順,關鍵就在南關!”

清軍從蓋州南下,前鋒哨騎已經抵達金州衛,便說明清軍很快就要發起對旅順的攻擊。

乾軍在佔據旅順後,加固和完善了清軍修建的炮臺,敵軍難以從海上直接攻擊旅順,其主力必然從陸路進攻,而這樣一來,南關就成為了抵禦清軍進犯的關鍵。

金聲桓說完,便轉身下了稜堡,而謝遷則連忙跟上。

南關。

第一次旅順會戰,清軍的傷心之地。

在這裡滿清偽王孔有德被逼自裁,親王滿達海投降高歡,給了清軍巨大的打擊,至今沒有恢復元氣。

南關是旅順的北大門,守住這裡清軍就無法靠近旅順,是乾軍的必守之地。

金聲桓和謝遷騎馬來到南關,乾軍在這裡已經構築了一道長達十餘里,連線渤海和黃海的防線。

因為大炮的出現,城牆的作用其實已經不大,很容易被火炮轟塌,更容易被大炮擊中,所以乾軍的並沒有築造高大的關牆,而是才用了矮牆加壕溝、鐵絲網的防禦體系。

這些矮牆表面上不高,其實暗藏玄機,它暴露於地面的牆體很矮,減少被炮彈擊中的機率,同時傾斜的牆體在被炮彈擊中,因為牆體是個斜面,也容易形成跳彈,把炮彈彈開,減少對牆地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