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決定要援救北海,遂即令內閣儘快拿出調兵方案。

這時高歡吩咐完,便談論起河東的問題。

雖說高歡決定了增援,並準備給倭寇一個教訓,但是並不代表著,會影響乾朝統一的大方向。

同倭寇的衝突,只要控制在一定規模,不爆發全面戰爭,便牽制不到高歡多少精力。

“諸位愛卿來的時候都看見了!河東之地破敗,人口十不存一,其實不只是河東,整個北方民生都非常凋敝。”高歡看向眾人問道:“諸位對於恢復河東,有什麼看法?”

周延儒搶先道:“陛下,臣等來時,就進行了商議。現在內閣主要是兩種意見。”

高歡問道:“哪兩種意見?內閣沒有統一麼?”

李巖道:“回稟陛下,意見確實沒有統一,所以還請陛下決斷。”

高歡表面上不管朝政,可其實聽到了一些訊息,對於朝政事務並非一無所知,相反關鍵問題他十分清楚。

這次高歡收復河東,獲得大片的土地,自然會惹人垂涎。

這其中李巖的意思是要建農場,將土地儘量掌握在朝廷手裡,周延儒則建議將土地賞給將士和功臣。

“那就說一說各自的方案吧!”高歡沉聲道。

這次周延儒沒急著發言,讓李巖先說。

“陛下!主要是臣與周議政的意見不合。現在北方人口稀少,臣的意思是採用大農場的方式來集中使用土地。這至少有兩個好處,第一是能夠提高效益,第二是,土地掌控在朝廷手中,能夠防止後期兼併。”

高歡微微頷首,其實只要不吃大鍋飯,採取一定的激勵制度,國有農場和集體農場,還是很有搞頭。

高歡知道後世建設兵團的各個農場,還有東北的一些農場都搞得很不錯。

這時高歡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不過為了照顧屬下的情緒,高歡還是問道:“周愛卿呢?”

周延儒笑道:“臣的建議是,將這些土地賞賜給將士和有功之臣,讓他們自行招募佃戶進行生產。這樣至少也有兩個好處,一是將士歸心,士氣高漲,二是可以減少朝廷的開支,不用投入大筆銀錢去建設農場。”

高歡微微皺眉,現在他內心其實有些擔心,乾朝內部的一些問題。

此前為了激勵軍隊,獎賞出去大片的土地,讓不少乾朝勳貴都成了大地主,他們的土地需要大批佃戶租種,可是不採取農場模式,需要的佃戶又比較多,有很大的人力缺口。

再者,佃戶的生產方式落後,負擔很重不說,收穫還只能勉強餬口,有些留不住人。

江南那邊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同樣需要大量百姓,人口都被江南吸走,而這會不會造成南北對立呢?

高歡覺得這個問題也需要考慮,避免這種情況在乾朝發生。

“周議政說的也有道理!”高歡先讚歎一句,可週延儒臉上剛露出笑容,高歡卻話鋒一轉,“不過,李愛卿的建議也很合朕的心意。”

周延儒神情一僵,“陛下!將士們跟隨陛下南征北戰,陛下若是不進行獎賞,恐怕會有傷士氣啊。”

周延儒的方案,可以說是為軍隊和朝臣謀福利,得到了大批大臣和勳戚的支援,他沒想到會再次被高歡否決。

而且將這些土地分出去,一來可以凝聚人心,二來官府可以減少投入,三來將這些土地分出後,朝廷坐等收稅就行了,可以說是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