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行禮道:“秦穆公能夠吸取教訓,招募人才,並吸取在晉國征戰的經驗和教訓,嚴格訓練軍隊,秦國終於兵強馬壯。此後秦國滅掉西戎十二國,開闢國土千餘里,稱霸西戎,也正是秦穆公的作為,使秦國無後顧之憂,有了穩定的大後方,也由此成為了僅次於晉國、齊國的二等強國。”

李際遇目光銳利,內心熱血上湧,被牛金星的故事整得心潮澎湃,覺得自己就是秦穆公本公。

牛金星看李際遇神情,便直接跳過了秦穆公之後,秦國百餘年的衰落時期,不提及秦國“向東不能出崤函,爭南不能及巴蜀”的尷尬,也不說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後,國力迅速強盛,侵吞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並暗暗窺視關中之事,直接說起商鞅變法。

牛金星繼續道:“到秦孝公時,力排眾議,任用衛鞅為大良造,開始實施變法。”

李際遇搶答道:“這個朕知道,叫商鞅變法!”

牛金星頷首,“商鞅變法,透過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並獎勵耕織、重農抑商、嚴懲私鬥、推行郡縣制、重視農業生產,統一度量衡,商鞅燔詩書而明法令,終於幫助秦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自此秦國的戰力不斷增強,全國上下一心,一致對外,收復了河西之地,終於成為無人可輕視的大國。等到秦王嬴政登基,便開始了對六國的征服,最終統一天下。”

李際遇聽完秦國的故事,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並非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得到了秦國曆代先君的加持。

雖說他不是秦人,而是個河南人,算起來應該是秦國宿敵魏國人。

雖說他也不是嬴姓趙氏,但不妨礙李際遇做一個精神上的秦國人。

這時李際遇不禁有些後悔,覺得唐國的國號有些草率了,自己其實與李唐王朝八竿子打不著。

李際遇臉色潮紅,有些激動道:“丞相,你覺得朕的大唐,能夠像秦國一樣嗎?”

牛金星拜倒在地,扣首道:“陛下,當年秦國人口不過五百萬,商君變法後,能動員大軍百萬橫掃六國。現在我大唐人口一千二百餘萬,只要變法圖強,不說東出,憑著險要雄據關中當無問題。”

李際遇坐在桌前,陷入沉聲,以唐國現在的情況,不做出改變的話,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那麼不如試一試變法,只是李際遇有些懷疑,牛金星的水平,能否主持好變法?

李際遇雖然腦子已經熱了,但他並不糊塗,知道彼時關中沃野千里,現在的關中經過漢唐兩代的過度開發後,土地貧瘠,與近兩千年前,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牛金星繼續說道:“陛下,高歡自為梁王以來,在國內就重用李巖進行變法。這就如魏文侯,重用李悝變法,任用吳起建立魏武卒一樣,高歡的實力才逐漸強大。現在陛下若是能向秦孝公一樣變法,我大唐必定能夠與高歡相抗。”

李際遇站起身來,變法確實是唐國唯一的出路,他沉聲問道:“卿家準備如何執行變法?”

牛金星沉聲道:“軍事上編練秦兵,仿製乾國器械,吸取乾國經驗。農業上,新修水利,開發關中河套,發展畜牧。我們與梁國條件不同,臣以為可效法秦國,重農抑商,推行耕戰。”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