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耶穌會與三教出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京城,梁王宮內。
高歡在崇明視察後,就返回了南京,開始等待湖廣方面的訊息。
梁軍發起收復長沙的戰役,已經打了兩個多月,讓高歡內心有些焦急。
無論是出於攻擊鄭家,還是為了牽制張獻忠,梁軍都必須儘快攻下長沙。
否則,張獻忠拿下廣西后,一鼓作氣奪取廣東,高歡借道廣東攻擊鄭家的計劃就黃了。
這日高歡正站在書房內,目光注視著地圖,腦海中籌劃著滅國大計,外面忽然有人稟報,“大王,周議政求見。”
高歡聞語回過神來,走回書案後坐下,“讓他進來。”
不多時,周延儒進了書房,行禮道:“大王,耶穌會的會長龍華民到了。”
高歡聞語眉頭一挑,轉過身來,“人到哪兒呢?”
龍華民是義大利人,貴族出身,萬曆年間就抵達了澳門,起初在韶州傳教,後來抵達北京,並接任利瑪竇成為耶穌會在中國的會長。
利瑪竇傳教時期,傳教士為了在中國傳教,接近中國計程車大夫,他們穿儒服說漢話,允許教徒參與祭孔祭祖,傳教方式比較溫和,吸引了十多萬教徒。
龍華民則比較激進,改變了利瑪竇時期的傳教策略,抨擊祭孔祭祖,不準教徒參與中國傳統的祭祀,最終引發激烈的衝突,造成幾次大教案,使得在中國的耶穌會遭受了重大打擊。
這些年來龍華民一直在北京和山東活動,繼續主持著耶穌會的傳教事宜。
近些年高歡一直試圖與耶穌會接觸,並且派人前往澳門,希望與耶穌會建立聯絡,不過高歡的信其實送錯了方向,耶穌會的主要成員並不在澳門,而是在北京。
畢竟澳門只是葡萄牙的貿易據點,那裡人口稀少,耶穌會的傳教士只是將澳門當做一個落腳點,而要傳教還是需要深入內地,並且要獲得統治者的認可。
因此龍華民、湯若望這些傳教士多在北京。
崇禎朝滅亡後,這些傳教士就投靠了清廷,不過隨著梁國的強大,他們又將目標投向了高歡。
對於這些傳教士而言,他們對中國的政權沒有忠臣可言,只聽從教廷的指示,只為了傳教。
高歡聽說龍華民到來,立時就來了興趣。
高歡要帶領梁國進入近代化,需要為中國的發展,吸收新的知識。
周延儒道:“剛進入南京,被禮曹安排在驛館住下了。”
高歡想了想,便吩咐道:“寡人在這裡接見他!”
不多時,龍華民就被侍衛帶到書房內,高歡打兩一眼,是個子不高,留著鬍子的白人老頭。
“梁王殿下,龍華民受召而來!”龍華民給高歡躬身行禮,然後又拿出一包東西,“這是耶穌會給殿下帶來的禮物。”
龍華民萬曆年間就到了中國,傳教已經有了幾十年,漢話說得很好,還帶著北京口音。
高歡讓人接過包袱,開啟來看,裡面是幾本書籍《聖教日課》、《地震解》、《人身圖說》、《幾何原本》、《同文算指》、《測量法義》、《圜容較義》、《崇禎曆書》、《火攻挈要》、《礦冶全書》。
高歡看了一遍,這些書籍有的是傳教士翻譯,有的則是徐光啟、李之藻等人的翻譯著作。
為了給梁國政務學堂、南京工科學堂找教材,這些書籍大多都已經被高歡收集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