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河南重建(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歡在江南推銷國債,二十萬兩的短期債,一推出就被支持者,搶購一空。
高歡限制每人最高購買一萬兩,反而讓人覺得,國債比較緊俏,二十萬銀元很快就發完。
不過高歡並沒有趁熱打鐵,而是等短期債到期,兌付給百姓本金和利息,引發百姓熱議後,再轉發長期債。
此時,在大會結束後,幾位新議政上任,發債也將逐漸步入正軌,梁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便可以開始逐步推行。
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原本以為最容易解決的難民問題,剛開始不久就問題不斷。
河南開封,陳留縣。
自崇禎末年以來,河南就多災多難,天災和兵禍連連。
中原之地,特別是開封府,原本乃富庶之地,有汴州甲天下之稱。
可是三年前,清軍掘開黃河,水灌開封,整個豫東平原化為澤國,方圓數百里都成了荒蕪地帶。
在李巖堵住黃河缺口後,黃河停止氾濫,梁國又往回來遷了一些人口。
百姓們在一片廢墟中,開始重建家園,剛有點起色,多鐸又殺入河南,燒燬百姓屋舍,掠奪百姓口糧,使得百姓只能背景離鄉,再次逃難。
此時,在陳留縣內,孫可望正在處理公文。
孫可望獻城投降,歸順了梁國,高歡考慮再三後,沒有軟禁孫可望,而是決定給孫可望一個機會。
畢竟,高歡的野望,不只是統一中國,還要傳播中國文明和文化,與崛起的西夷強盜文化相抗衡,幫助海外各族人民,抵禦殖民者的入侵,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今後數百年,將是兩種不同文明間的對抗,要是失敗了,中國就將交出世界中心的位置,以後歐羅巴,將成為世界的主流文明。
現在西方崛起,東方衰落的趨勢,已經形成了。
西方殖民者的足記,幾乎抵達世界的各個角落,而中華文化圈,卻反而在不斷收縮。
高歡要扭轉這種大勢,單靠自己肯定不行,需要人才的輔助。
眼下的天下,就像東漢末年一樣,經過幾十年的廝殺,豪傑陸續隕落,天下間人才凋敝,到了後三國時代。
同群雄逐鹿時相比,已經是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
看現在的天下,早已難以說出,幾個能夠歷史留名的人才。
雖說高歡知道孫可望難以駕馭,但是人才難得,高歡就喜歡烈馬,所以決定試一試。
希望孫可望不僅能夠為他一統天下助力,還能為今後對抗西夷,開發海外立功。
不過,高歡雖然打算用孫可望,但是卻沒有給孫可望高位,而是隻給了一個知縣。
這是因為高歡第一次招降,孫可望未降,第二次張獻忠戰敗,孫可望才主動投降。
若是高歡給他太高的位置,無疑會給其他敵人一個不好的示範,覺得遇見梁軍都可以先打一打,打不過再投降。
現在從議政到知縣,落差巨大,便讓人能感受到,先降和後降的差別。
另外,孫可望的身份比較敏感,他在西國推行的政策,江南計程車紳和商賈都清楚。
高歡西征時,江南士紳和商賈大力支援,就是怕西軍打到江南。
若是高歡給孫可望高位,那麼江南士紳和商賈,肯定會內心惶恐。
最後,便是高歡想考驗一下孫可望,看看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