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多鐸撤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有得選,誰願意人不做,去做奴才呢?
北明皇帝是崇禎之子朱慈煥,乃大明正統,卻要給小几歲的福臨做兒子,當兒皇帝,令北明君臣,內心深處都感到恥辱。
吳三桂是北明的周王,卻被清廷派來的孔有德壓一頭,令吳三桂內心感到不滿。
而且,滿清每年向北明索要大量歲幣,還要優先提供錢糧給孔有德,幫著清廷養兵,也讓北明將士心中不平。
其實朱慈煥做不做兒皇帝,吳三桂無所謂,關鍵是利益分配不均。
北明一年的賦稅就那麼多,要養孔有德,要給滿清歲幣,剩下的才給吳三桂的北明軍,吳三桂心中早就不爽了。
吳三桂眯眼道:“洪閣老說得不錯,這對我們而言,確實是個機會。孔有德殘了,省下的錢糧,正好可以讓我們來擴充軍力。而我們的軍力擴充後,清廷便不敢肆意盤剝我們,朝廷也能逐漸擺脫清廷的控制。”
洪承疇微微頷首,走回座位提筆,“我現在就給多鐸寫信,避免梁軍久屯山東,破壞我大明的州縣。”
洪承疇寫完書信,立時派快馬,從西門奔出,向多鐸求援。
梁軍看見騎兵奔出,巡視的騎兵並不阻攔,非速奔回營地,向高名衡稟報。
洛陽城外,清軍大營。
多鐸坐在大帳內,看著洪承疇的書信,勃然大怒,氣得一腳將身前案臺踹翻,砸在大帳中間,令諸多將領,紛紛大驚失色。
“蠻子都是飯桶!”多鐸站起身來,氣得跳腳。
一旁李際遇聽了這話,臉頓時就黑了,眾多順將也都臉色難看。
多鐸卻並未察覺,破口大罵一陣,咬牙切齒道:“孔有德、吳三桂兩個蠢材,壞本王大事!真是該死啊!”
在雙溝之戰後,多鐸一直希望,能夠打一個大勝仗,來提振滿清士氣,重新獲得優勢。
這次眼看就要攻下洛陽,卻突然傳來高名衡兵圍濟南的訊息,讓多鐸只能放棄洛陽,可謂功虧一簣。
洛陽雖然重要,不過對於滿清而言,卻不及山東重要。
若是濟南失守,首先滿清扶立的北明朝廷完蛋,那麼滿清在政治上,會再次陷入被動。
清軍與鄭芝龍和李際遇的聯合,都是以傀儡北明的名義。
若是用滿清的名義,那麼無論是鄭芝龍,還是李際遇,都不會接受。
因為作為漢人為主的勢力,與蠻夷聯合,會遭受唾罵,讓高歡佔據道義至高點,同時內部也會有人反對。
因此北明這塊招牌,對於滿清來說意義重大,而且山東一失,梁軍就能進攻河北威脅北京,清軍在戰略上將撤底處於被動。
這時李際遇等多鐸發洩完,沉聲道:“豫王爺!既然清軍要救山東,寡人要去平叛,而且攻下洛陽周邊的州縣,我們所獲頗豐,不如見好就收,我看那這次就算了吧!”
在李際遇出兵洛陽時,李過一邊令劉宗敏,攻擊武關,一面聯絡關中熟人,起兵響應。
李自成死的蹊蹺,令不少順軍心中都存在懷疑,鎮守甘州的劉芳亮得到李過在襄陽起兵的訊息後,在甘州起兵,攻佔了肅州和蘭州,有席捲甘肅之勢,李際遇早就坐不住了。
多鐸陰沉著臉,半響無語,最後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恨聲道:“退兵!”
(求月票,推薦,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