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等人見此,不禁發笑道:“大王,莫不是高名衡攻入山東呢?”

高歡將軍報遞給他,頗為興奮道:“不錯!善守之人,必善攻!寡人沒有看錯高名衡,他在邳縣大破孔有德和吳三桂!殺敵俘虜兩萬餘眾!”

周延儒等人連忙接過來觀看,各人臉上立刻露出笑顏。

邳縣之戰,面對敵軍正面長達數里的戰線,高名衡集中精兵,攻其一點,將敵軍兵力吸引到東面,致使靠近運河的敵軍側翼暴露出來。

這時高名衡以戰船為奇兵,將梁軍重步運送到敵軍側翼,造成敵軍崩潰。

是役,梁軍大勝,唯一可惜的是,吳三桂跑得太快,而梁軍追擊時,被敵軍佈置的鹿角拒馬、壕溝阻攔,沒能咬住吳三桂和北明軍,但是孔有德所率清軍,除了騎兵逃脫之外,其餘兵馬幾乎被梁軍全殲。

現在吳三桂和孔有德倉皇北逃,敵軍為了避免梁軍佔據山東,殺入河北,估計只能向多鐸請援。

周延儒道:“大王,高名衡衝破敵軍阻攔,大軍進入山東,洛陽之圍可解啊!”

高歡點點頭,只是不知道,高傑是否能夠守住洛陽,堅持到多鐸撤兵。

高歡沉聲道:“敵軍被高名衡擊退,河南之地,暫時安全了。藩府要抓緊將難民遷徒回河南安置,確保冬小麥的種植。”

這次西征,還有與清軍和北明軍交戰,梁國藩庫基本空了,需要重新積攢錢糧。

周延儒等人連忙行禮,“臣等領命。”

吳三桂率領北明軍,一路北逃,直接奔回濟南城。

高名衡率領大軍,尾隨而至,大軍屯駐在濟南城下。

城中大學士府邸,洪承疇坐在書房內,聽著吳三桂說完邳縣之戰,以及他一路退回濟南之事。

吳三桂身形狼狽,臉上長滿了鬍渣子,整個人的精氣神都頹廢了。

“洪閣老,梁軍兵臨城下,你說該怎麼辦?”吳三桂憂慮道。

洪承疇站起身來,在書房內走了兩步,捋了捋鬍鬚,便沉聲道:“殿下無須擔心!我知道高歡想要什麼,我們隨他的心意就行了。”

吳三桂問道:“高歡想要什麼?”

洪承疇道:“想要我們向多鐸請援,讓多鐸從洛陽退兵。現在只要我們去信一封,多鐸退兵,梁軍自然也會退兵。雖然現在我們靠著濟南城,擋住高名衡並非難事,但是多鐸佔據洛陽,卻打爛山東,對我們而言,沒有好處。”

雖說高名衡在邳縣擊敗了北明軍和清軍,但是北明軍並沒傷到元氣。

現在吳三桂撤入濟南,擋住高名衡數月不難,不過這不符合北明的利益。

洪承疇用了近三年的時間,才逐漸恢復山東民生,他不想為了多鐸,而毀掉數年經營的成果。

吳三桂一聽,立時就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眉頭一挑,“本王贊成閣老的決定。不過,多鐸回師,會不會為難本王?”

吳三桂一臉擔心,孔有德逃去臨清,肯定會向多鐸參他臨陣脫逃。

洪承疇搖了搖頭,“殿下放心!高歡擊敗張獻忠,佔據武昌,實力大增,清廷還需要我們。王爺手握雄兵,多鐸不會將王爺怎麼樣。再者~”

洪承疇話鋒一轉,低聲道:“這次邳縣之北,殿下損失有限,孔有德則損失慘重。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孔有德損失慘重,對我們而言,或許並非是一件壞事。”

吳三桂聞語,拔下一根鬍鬚,露出懂了的神情。

雖說吳三桂曾經投靠滿清,但其實也是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