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大政府,強中央。(第2/2頁)
章節報錯
漢武帝擊敗匈奴,卻也耗光了三代積累。
可是,你不打他,他又來搶你,這仗又不能不打。
以後梁國要進行戰爭,錢糧消耗將是個龐大的數目。
雖說現在梁國府庫中,還有一千三百多萬兩,但是不打仗,一年軍費就是近七百萬兩,打仗的話,也就一年就打光了。
打仗就要錢,養軍隊也要錢,明朝的那套不能支援梁國爭霸和統一,所以必須進行改革,而且這個改革,還是迫在眉睫。
否則,高歡佔據江南,賦稅收不上來,那有什麼用。
高歡見李巖等人支援,其他人因為高歡的話語,即便有意見,也不敢反對,便沉聲道:“今日商議的幾件事情,議政府要儘快拿出具體方略!”
……
高歡將任務交代下去,議會的內容,很快就傳遍了江北和江南。
民間立時便有聲音傳開,說藩府進行的改革,乃是與民爭利。
梁王宮,書房內。
高歡聽了高有聞的彙報,瞭解江南和江北各地,士紳大戶和商賈的反應。
“寡人擋建奴,討左逆,軍費浩繁,藩府支出龐大,陷入窘境。百姓已然十稅三,負擔沉重,不能再加徵田賦!”高歡沉聲道:“寡人希望這些士紳大戶和商賈,能夠慷慨解囊,幫助藩府,盡一盡義務,看來沒什麼人願意響應啊!”
崇禎一再加徵田賦,導致北方流民四起,最終導致了明朝的崩潰,加田賦這條路,已經證明走不通。
因此高歡已經許諾百姓,不再加徵賦稅後,便絕對不會再次加徵田賦。
這時李巖道:“大王,臣以為這些人,所言朝廷將鹽鐵國營,是與百姓爭利,實在是荒謬之語!真正與民爭利的並非藩府,而是這些士紳大戶、商人巨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的錢財哪裡來,難道不是大王,將山川湖澤,讓給他們經營,他們才能採礦、販鹽,賺取錢財嗎?現在為了統一天下,抵禦建奴,百姓承擔了繁重的賦稅,難道這些人不該讓利嗎?”
高歡微微頷首,“眼下要解決財政問題,避免崇禎朝的覆轍,必須收商稅,還有實現鹽鐵國營。只有把他們的稅收上來,百姓就輕鬆了。”
李巖問道:“大王準備怎麼施行!”
高歡卻微微一笑,“這個不忙,在執行改革之前,還有件事情要做,便是之前與先生所說之事。”
李巖道:“大王,是說二桃殺三士!”
高歡微微頷首,“不錯,敵人內部一盤散沙,相互傾軋的話,事情就容易辦了!”
這日,高歡令人散播出訊息,說民間盛傳,藩府改革與民爭利,梁王考慮再三後,決定聽取百姓意見,並將吸納四名江南人士,擔任梁國議政,參與制定改革策略,根據江南實際情況,調整改革內容。
訊息一出,江南士紳激動了,都大讚高歡體恤百姓,是個明主。
高歡遂即讓吏曹參判姜曰廣,拿出四個名額,供他挑選。
姜曰廣原是東林人士,立時就與江南士紳一起推薦四人,都是清一色的原東林黨。
沒辦法,江南的官員,幾乎都加入過東林黨,他們曾經就是這麼強大。
(感謝朱尚炳的秦國的500打賞,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