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六年,二月初一。

南京城內,夫子廟。

大清早,天剛剛放亮,便有成群結隊計程車子,以及士紳百姓和商賈趕過來,提前佔據位置,以便觀摩這場傳了一個多月的辯論。

在辯論之前,雙方都在各自掌握的小報上,進行預熱,提前丟擲自己的觀點,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論戰。

不少士紳名人,都發表過文章和揭帖,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立場。

因為如今江南士紳,已經不是鐵板一塊,所以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

江南士紳中,有因為關係自身利益,反對國營改革的,也有對崇禎以來局勢,進行反思,支援李巖改革的。

畢竟東林黨是個大黨,裡面有侯詢侯方域黃澍這樣比較反動的,也有錢謙益這樣膝蓋比較軟的牆頭草,還有像陳友龍路振飛夏完淳這樣心懷天下之人。

在一個多月的論戰中,各方人物紛紛登場,凡是在江南有些名望的,都參與了論戰,或者和稀泥,要求兩方協商,要以和為貴。

這使得二月初一這場辯論,在整個江南,甚至整個天下都有所耳聞。

許多不在南京計程車紳商賈士子,早早趕來,準備觀摩。

一時間,南京城內比舉辦科舉考試時,還要熱鬧,城中客棧幾乎爆滿。

此時,天麻麻亮,夫子廟內外,已經擠滿了人,那些來得遲的,甚至無法接近夫子廟。

高歡見此,遂即安排官員,現場記錄辯論內容,然後印刷在官方邸報大梁新聞上,免費發給外面計程車紳百姓,即使辯論內容能夠廣泛傳播,也方便官方報紙的推廣,藉此打出名聲。

以後要了解時政,還有藩府訊息,百姓便首先想到大梁新聞之朝聞天下。

這時,在人群的喧譁聲中,高歡看了看時間,日頭已經出來,於是問道:“兩邊人都到齊了嗎?”

周延儒道:“回稟大王,已經到了。不過李議政只有一人,要不要臣去幫忙?”

周延儒看得比較透徹,裁判和拳手都是高歡,反對派根本沒機會贏。

他不想李巖一人獨佔風頭,所以想要上去分分功勞,否則這次李巖舌戰群儒,必定威望大增,他距離首席議政的位置就更遠了。

“呵呵暫時不必,看看再說吧!”高歡卻搖了搖頭,他就是要給李巖機會,讓豫州系主導議政院。

周延儒心裡失望,不過臉上卻笑道:“大王對李議政信心滿滿啊!”

高歡是對自己信心滿滿,這次他要贏兩次,贏更多。

“既然人都到齊,那便開始吧!”高歡微笑道。

周延儒行禮道:“是!”

當下,他走到高臺上,朗聲喝道:“大王有令,辯論開始,雙方人員登臺。”

高歡面南而坐在高臺上,周延儒一聲喝令,姜曰廣高宏圖黃宗羲劉宗周等十餘人,遂即登上高臺,站在右邊。

夫子廟內,高臺周圍還有樹上圍牆上的眾多士子,看見這些人,不禁發出一聲聲的驚呼。

顯然,這些人在江南,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佬,或者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