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國營論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歡相信,道理越辯越明。
二桃殺三士,讓江南士紳內鬥,只是帝王之術,馭人之術,並非經世之道。
歷代君王都喜歡玩弄權術,許多人只重馭人之術,而不重經世之道,不解決社會問題,所以社會發展緩慢,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最後陷入一次次的迴圈。
就比如,明朝最聰明的嘉靖皇帝,把帝王之術,可謂用得登峰造極,百官都是他的棋子,但他的聰明,全用在怎麼搞權謀鬥爭,怎麼制衡大臣,沒有把聰明用在治理國家上。
維護統治,搞搞權謀可能就足夠了,但要建立一個偉大的朝代,必須要重視經世之道。
要打破歷代王朝的迴圈,便必須要實現生產力的突破,把蛋糕做大,否則走到最後,王朝肯定會因為人口和資源分配不公平,普通百姓無法生存,而爆發新一輪的起義,實現資源的再分配。
如果生產力不能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實現突破,把蛋糕做大,那麼整個社會就會陷入困境。
在如今社會,商賈將是推動生產力突破的主要力量之一。
士農工商,都是大梁的子民,高歡要的是馴服和征服他們,讓他們服從自己的意志。
因此高歡決定,在南京夫子廟,舉行一場關於國營的大辯論。
一方支援國營,一方反對國營,士紳商賈和在朝官員,可以根據自己立場不同,加入任何一方。
梁王宮前,士紳和商賈得了高歡的承諾,高興的散去。
江南文脈昌盛,讀書人一抓一大把,非河南能比。
搞武鬥,我們搞不過河南幫,搞文鬥,誰搞得贏我們。
訊息傳到姜曰廣和高宏圖耳中,兩人大喜,接下來就是準備怎麼辯論了。
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個辯論,似乎並不那麼容易。
一個是出自公心,一個是出自私心,非巧舌雌黃,又能邏輯自洽的大能,恐怕難以說贏李巖等人。
“沒奈何,先找人吧!”姜曰廣與高宏圖聊了一陣,決定先搖人。
若是沒與錢謙益交惡,兩人要找幾個大佬出來,不是什麼難事,可是現在卻不太容易了。
姜曰廣和高宏圖寫書信,請人前來參與辯論,卻大多被人拒絕。
李巖的改革明顯是高歡背後支援,辯論贏了,高歡不高興,影響他們今後進入梁國,辯論要是輸了,折了他們的面子。
雖說改革事關士紳和商賈的利益,但是錢謙益等人卻不願意出頭。
現在他在野,姜曰廣等人在朝,改革透過後,對於姜曰廣和高宏圖將是沉痛打擊。
黨爭到極致,便是事情不管對錯,只要是政敵要乾的事情,便一律反對。
錢謙益不僅不參與,還準備背後,給兩人一下子。
不過,事情畢竟關係士紳和商人得利益,在眾多商賈的周璇之下,姜曰廣還是找到了幾人,且都是戰力強悍之輩。
南京城外,鐘山上,最近多了一群隱士。
唐朝時,有這麼個笑話,一些文人想到朝廷當官,卻又沒有門路,便裝作事外高人,搞起了隱居,擺出一副無心功名的樣子。
不過,這些隱居之人,卻比較有意思。
若是真無心功名,應該躲得遠遠的,可他們卻皇帝在哪裡他們就在哪裡。
當皇帝在長安辦公,他們就隱居在終南山。
當皇帝去洛陽辦公,他們又前往邙山,如同候鳥一般,只為皇帝聽說他們的名聲後,方便皇帝召見。
現在,在南京城外的鐘山上,也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見高歡北敗滿清,南掃左良玉,王霸之業初顯,有一統天下的潛力,便想為梁國效力,可是又拉不下臉來,去找高歡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