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圍城打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亮時分,梁軍在黃河上已經搭好了一座浮橋。
這時,大隊計程車卒,扛著兵器,推著大車透過浮橋,來到黃河北岸。
而隨著大隊士卒,特別是赤備馬軍過河,高歡便也就不用擔心,會被清軍騎兵趕下黃河了。
“藩主!渡口的一千清軍,被我們盡數俘虜和殲滅!”劉黑塔見高歡騎馬過河,忙上前抱拳,“吳將軍已經去奪孟縣,估計也打下來了!”
高歡滿意頷首,遂即扭頭吩咐,“徐黑虎、郝搖旗,你們率領騎兵出擊,不管吳汝義有沒有拿下孟縣,你們都給本藩繞過去,直撲懷慶府城,別讓沈志祥跑了!”
兩員大將聞令,立刻抱拳,“臣領命!”
語畢,兩人拔動馬韁,不多時,剛渡過河,坐在岸邊休息的騎兵,便紛紛翻身上馬,跟隨著兩人的將旗,疾馳著望北而去。
這時,高歡回頭看了眼渡口,沉聲說道:“軍師,傳令給工曹,徵調一萬民夫和工匠,在渡口築堡。這個堡壘,防禦方向要在北面。也就是說,我們從南面攻,堡壘很容易攻破,但清軍從北打來,則必須付出代價!”
“臣,明白!”宋獻策忙躬身一禮。
懷慶、衛輝、彰德,在以前稱為河內郡,是洛陽的北大門。
這裡北面是山,南面是河,地勢狹長,只要佔據太行、王屋兩山,居高臨下一衝,就能把河內的敵軍,趕入黃河。
高歡支援孫傳庭在太行、王屋發展,河內郡的地形,可以用來反覆誘敵深入,然後予以殲滅,消耗清軍的實力。
因此,這次拿下河內後,高歡決定經營此地,避免戰火燒到洛陽。
這時,高歡又扭頭看了一眼跟來的牛金星,微笑道:“牛臣相這下信得過本藩了吧!”
這次梁軍配合李自成,對清軍發起反擊,梁軍與順軍之間,需要進行溝通,牛金星並沒有急著返回關中,而是留在高歡身邊,向李自成通報梁軍的動作。
畢竟此前雙方經常相互算計,萬一高歡又放嘴炮,他老李被忽悠一頓,一頭扎進河東,又被清軍擊敗,可怎麼辦?
“梁國公說笑了!”牛金星忙解釋道:“我只是為了兩軍能更好配合!”
高歡只是微微一笑,他不介意牛金星,留在他身邊,說不定他還能綠了老李,挖老李牆角,把牛金星征服.
……
懷慶府城。
清晨,正在熟睡的沈志祥,被門外士卒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他連忙起身,從床上坐起,“何事喧譁?”
“固山!緊急軍情!”
沈志祥眉頭一挑,匆匆批了見袍子,走出房門問道:“什麼軍情,發生了什麼事?”
“啟稟固山。孟縣那邊傳來烽燧,梁軍已經從孟津渡河了!”
沈志祥吃了一驚,懷慶就他一萬人,一旦梁軍主力渡河,他可頂不住。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趁著梁軍立足未穩,渡河之兵還不多,利用馬軍優勢,把梁軍趕下河去。
想到此處,沈志祥立時一聲驚呼,“快,點騎兵馬,隨本將出擊!”
沈志祥是遼東人,父親沈世奎是毛文龍部將,他在沈世奎死後,同明朝決裂,率領副將九、參將八、遊擊十八,軍民數千投靠滿清,被封為續順公,領漢軍正白旗固山額真。
此時在府城內,駐紮了三千漢軍正白旗,四千綠營兵。
沈志祥一聲令下,城中的正白旗,慌忙穿上衣甲,牽出馬匹,準備出城。
可就在這時,城頭卻忽然警鐘大作,令剛準備帶兵出城的沈志祥心頭一驚。
他急忙向城頭趕去,腳步蹭蹭的登上城牆,站在城頭上。
城池外,一隻龐大的騎兵,正自南滾滾而來。
沈志祥聽見馬蹄“噠噠”如雷,只見騎兵鋪天蓋地,高舉的騎槍,反射著寒光。
“梁軍居然有如此規模的馬軍!”沈志祥愣住了。
城頭一群清將,也都震驚不已。
這時看見赤備馬軍衝到城下,沈志祥只能拳頭砸在城上,知道自己騎兵優勢無法發揮,梁軍已經大舉過河。
“固山!怎麼辦?”一旁部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