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山東沂蒙山區,突然殺出一股梁軍,四處出擊,攻擊沒有多少清軍控制的城池,驚得山東巡撫方大猷,連忙向清軍求救。

袁時中奪下青州等地,並趁勢席捲山東中部和東部。

一時間,青州、登萊等地接反。

這可嚇壞了清軍,沒想到山東腹地,還藏了這麼一隻梁軍。

清軍主力都在河東,山東兵力不多,河東兵力一時間難以趕至山東,遠水解不了近渴。

眼見這山東局勢糜爛,為了平定山東,清軍只能從北京、大名等地,抽調兵馬,進入山東剿滅梁軍。

清軍這邊一動,訊息便傳來洛陽,高歡便覺得時機成熟了。

……

七月二十八日。

高歡集結六萬人馬,從洛陽出發,前往孟津渡口。

七月底,天氣炎熱,北方降水稀少,黃河水量減少,大片的河灘裸露在外。

在多日探查後,梁軍斥候已經摸清了孟津附近的水紋,找到了適合架設浮橋的地點。

“藩主!沈志祥一萬人馬,七千駐紮在府城沁陽縣,剩下三千人,兩千駐紮在孟縣,一千駐紮在北岸渡口!”從北岸探查回來的劉黑塔陳述道。

洛陽之北,黃河岸邊是北邙山、澠池山、谷城山,孟津渡正好在北忙山和谷城山之間形成的一條峽谷。

大軍要自洛陽之北渡過黃河,只有穿過谷地,自孟津過河。

這時高歡站在孟津渡口,河灘和渡口已經聚集了大量梁軍。

高歡看了看反射著月光的黃河,沉聲道:“吳汝義你領三千人,跟著劉黑塔過河,給本藩奪下渡口,阻擊孟縣敵軍!”

吳汝義聞語立時抱拳,“卑職領命!”

對岸渡口有清軍把守,梁軍要大舉渡河,首先要拔掉渡口的清軍,還要阻擊孟縣方向的敵軍。

這時,三千梁軍扛著,小船和筏子,沿著裸露的河床,走到渡口上游十五里處,那裡有斥候過河,留下的繩索。

清軍知道南岸時候渡河的渡口只有孟津渡,所以在孟津渡對岸十里,都佈置了巡邏的人馬。

為了不引起清軍的注意,梁軍只能逆著黃河,在河灘上艱難行軍。

“吳將軍!到了!”劉黑塔忽然停下腳步,指著岸邊一顆大樹。

吳汝義一揮手,身後士卒立刻慢慢停下腳步,他打量著渡河地點,岸邊都是起伏陡峭的山林,河水漲起來時,肯定不能行軍。

現在河水枯竭,露出大片河灘,他們才能沿著河灘前進。

這裡河灘比較陡峭,不適合大隊人馬渡河,對面應該沒有什麼防備,不過吳汝義還是問道:“對岸有韃子巡哨沒有?”

劉黑塔搖搖頭,又點點頭,“沒有巡哨,有一座烽燧臺,裡面有十多個清兵,負責監視河面情況。不過不打緊,我先過去,把他們摸掉,將軍再過河!”

對面的清軍,還真是狡猾又謹慎,離渡口這麼遠,居然也準備了墩臺。

吳汝義點點頭,“那好,小心些!”

當下劉黑塔與吳汝義約定暗號,便走到河邊,扒開泥土和碎石,拉起一條繩索,然後帶著二十人,分乘兩條小船,又帶了四條繩索過河。

這時,吳汝義與三千將士,擁擠在河灘上,焦急的等候,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對岸忽然點燃一個火把,劃了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