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失陷,崇禎殉國後。

整個京畿地區,便完全被清軍控制。

這時河北一地,便只剩下永平府的吳三桂和高第,還沒歸順清軍。

多爾袞採用洪承疇的策略,收拾了崇禎屍骨,又對外宣傳,清軍入關,乃是質問明朝,為何屢次主動要求議和,最後卻都臨時變卦。

范文程等人宣傳,清軍只是來要個說法,希望與明朝簽訂議和條約,然後兩國共享太平,沒有傷害崇禎皇帝的意思,是崇禎皇帝自己被嚇得自殺,並不能責怪大清。

清軍制造這套說辭,極為無恥,毫無可信度,不過清軍也沒想京畿百姓完全相信,他只是給城中官紳,找個臺階下,給他們找塊遮羞布,讓他們歸降大清而已。

這個藉口雖然沒有,為崇禎報仇那麼好,但對於一些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在清軍的威逼和利誘下,招撫在京官員比較順利,多爾袞遂即便將目光移向吳三桂,一面派人招降,一面大軍壓向永平府。

吳三桂和高弟已經成為孤軍,面對清軍的壓力,只能選擇接受清軍的條件歸降滿清。

在清軍破口而入,兵臨北京之際,吳三桂無視崇禎的求援,選擇在山海關作壁上觀,其實就已經做好了投清的準備,只是崇禎還在,讓他拉不下臉來。

在清軍攻下北京後,崇禎一死,吳三桂便可以有個勢窮而降的藉口,也就勉為其難的接受清軍條件。

吳三桂和高第投降?讓多爾袞得了五萬關寧精銳?加上此前投降的唐通、白廣恩、京營兵,清軍得了十五萬降兵。

這使得清軍實力大增?總兵力達到了三十多萬?其中精兵就有二十多萬。

清軍兵強馬壯,自然就要繼續入侵?而正當多爾袞猶豫,是先攻河東?還是先打高歡時?多爾袞看見了李自成的檄文。

高歡和李自成一唱一和,幾次之後,早就被多爾袞看透。

他看了李自成的檄文,冷笑一聲?遂即心生一計。

……

正月間。

清軍分兩路南下?攻擊高歡的勤王聯軍。

清軍以得勝之師,前鋒攻勢犀利,明軍外圍諸部都不能敵。

高歡見沒有將清軍引向河東,知道自己沒坑到李自成,反而被李自成擺了一道。

不過?此前高歡之所以跨過黃河,進佔大名府?一是為了作秀,打破東林黨對他的質疑?二是,利用大名府?來拖延一點時間。

因此高歡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堅守大名。

這時?高歡與清軍在河北激戰,訊息傳到河東,李自成不禁開懷大笑,一邊嘲諷高歡,一邊集結兵力,準備漁翁得利。

開成縣大帳內,高歡聽著前線送回來的戰報,皺起眉頭。

“侯爺!吳三桂急於立功,攻勢很猛啊!現在他的速度雖被遲滯,可戰事僵持下去,對我們也不利啊!”丁啟睿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