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聞語,眉頭一挑,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問道:“信使呢?”

李自成佔了關中,張獻忠進軍四川,清軍在關外虎視眈眈,高歡對於如何面臨,崇禎朝廷崩塌後的局面,自然也有計劃。

在與屬下幕僚商議後,高歡的計劃便是,在北京失陷後,迅速扶立福王登基,然後利用投靠自己的官員,再與一些與東林不對付的官員結盟,從而控制南京朝廷。

有自己的軍隊撐腰,高歡準備把高有才、丁啟睿等人抬進內閣,東林一幫嘴炮,連馬士英和阮大鋮都幹不過,高歡自然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裡。

只要掌控南京朝廷,便可以用朝廷的名義,把長江以北都劃成自己的防區,同時再呼叫江南的財富,來支撐自己抵抗清軍。

這樣一來,高歡便有了縱深,可以像劉裕一樣,透過對外征戰,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威望,最終徹底控制南京朝廷,然後的套路,大家都熟悉。

不過東林那幫人,肯定不會甘心,權力落在高歡手中,必然會搞事反對,那時就看誰的頭鐵,誰不想活了。

高歡決定要控制南京,控制長江以北,便需要提前打通前往南京的道路。

畢竟東林黨人就在江南,若是他們擋住自己上京的道路,搶先一步在南京擁立新帝,那麼情況就不妙了。

因此,高歡這次屯兵陳留,不僅是要解決小袁營,同時也是要將自己的勢力打進兩淮。

不過兩淮屬於南直隸,不是高歡的防區,高歡沒有理由進去,所以才屯兵陳留,給袁時中施加壓力,讓他明白自己在河南混不下去,逼得袁時中南下,讓馬士英向自己求救。

本來小袁營南下後,歸德府防禦空虛,高歡可以輕鬆拿下,但是高歡卻屯兵不進,就是讓袁時中可以給馬士英、兩淮的鹽商施加壓力,讓他們可以求助自己。

楊彥稟報道:“回稟督軍,信使剛到大營!”

高歡聞語,遂即對高名衡道:“撫軍,一起回營吧!”

當下,高歡奔回大營,不多時,一名信使被帶進大帳,向高歡行禮,“小人參見建武伯。”

高歡關切問道:“鳳陽什麼情況?”

“伯爺,袁時中和老回回的人馬,開始填護城河,鳳陽形勢危急,馬總督、黃總兵肯請伯爺,率軍救援鳳陽。”信使單膝跪地,取出馬士英、黃蜚的書信。

黃蜚是黃得功的部將,與他比較熟悉,而馬士英則是高歡準備聯合的物件。

畢竟要控制南京朝廷,光是中央官員就的好幾千人,而文官又多是東林黨,高歡自己是湊不出那麼多取代東林黨的官員,所以只能聯合非東林的官員,否則人手不夠,朝廷讓給你也玩不轉。

高歡迅速將書信,掃視一遍,然後又遞給高名衡一觀,沉聲道:“雖說鳳陽不是我的防區,但是黃總兵暫時敢不回來,我豈能袖手旁觀!本督會立刻起兵,五日之內,便趕至鳳陽。”

信使聞語大喜,不禁磕頭,“小的代替鳳陽軍民,謝過伯爺救援之恩!”

高歡將他扶起,真誠的微笑道:“都是大明軍民,何分彼此!你且回去稟報,本督點齊兵馬,隨後就到。”

信使連忙行禮,遂即欣喜的離開大帳,而後直接離了軍營,返回鳳陽稟報。

(求月票,推薦,訂閱,感謝書友2567,書友6082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