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人如草芥(第2/2頁)
章節報錯
船靠上了岸,岸上那些扛活的一擁而上,喊叫聲更為迫切了:
“官爺,要扛行李嗎?”
“官爺,要不要僱看家護院的,俺在少林寺練過。”
“官爺,要暖炕的丫頭嗎,我閨女才十四,長得特水靈……”
眾人喊叫歸喊叫,多少還守點秩序,不敢攔住客商上岸的通道。鄧奎在船上吆喝一聲,一隊勘輿營計程車兵端著長矛先下了船,矛尖閃著寒光,正對著那群扛活的人。那些人立馬就啞聲了,一個個下意識地向後退了幾步,只是用滿含希望的目光默默地看著跟在後面下船的蘇昊等人,不敢過於造次了。
“我問過了,從前曾有扛活的為了搶生意,驚擾了路過淮安的官差,官差的隨從出手,當場砍死了五個。”江以達走在蘇昊身邊,小聲地介紹道。
“誰幹的?後來呢?”蘇昊驚愕地問道。
江以達冷冷一笑,道:“誰幹的,我也沒問出來。不過,事後聽說就是給每個苦主家裡賠了幾錢銀子了事了。對於這些人來說,被人殺死或者自己餓死,有什麼區別,死幾個人的事情,誰也不會去鬧的。”
“亂世人命賤如狗,古人誠不我欺啊。”蘇昊嘆道。
“改之兄所言差矣,現在可是太平盛世,你這話如果讓言官聽見,參你一本,就夠你受了。”馬玉在一旁提醒道。
蘇昊搖搖頭,也不和他們爭了。看著眼前這些人災民的樣子,他覺得心裡沉甸甸的。晚明時節,各地災荒不斷,百姓流離失所,最終釀成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大明江山毀於一旦。若是朝廷能夠及時消除這些隱患,強大的明朝又何至會土崩瓦解呢。
工部和淮安衛前來迎接蘇昊一行的官員也已經來到了,由於蘇昊也不算什麼大官,所以碼頭上並沒有搞什麼迎接儀式,只是雙方互相見了面,寒喧了幾句而已。
蘇昊同時兼有工部和軍方的雙重身份,對此,工部和淮安衛雙方也進行了協調。協調的結果,是工部給蘇昊在淮安城裡安排了一處官衙,稱為河道主事衙門,簡稱主事衙門。蘇昊連同陳觀魚、馬玉、江以達、譚奇等人,都住進主事衙門,前衙是辦公場所,後衙是他們的住處。
淮安衛方面,則負責給鄧奎以及勘輿營計程車兵們提供場所,包括在淮安城裡的一處勘輿營千戶衙門,和位於城外的兵營。勘輿營的日常指揮是由副千戶鄧奎負責的,所以他駐在勘輿營衙門裡。日後勘輿營還要招兵、訓練,這些工作就要在城外的兵營裡完成了。
徐光祖作為蘇昊專門聘來的顧問,隨著蘇昊入駐主事衙門。另外蘇昊還帶來了五名繡娘,因為擔心她們和士兵們住在一起不太方便,所以也安頓在主事衙門裡。蘇昊自己沒有帶家人來上任,正好把供官員家眷居住的小院子騰出來給這幾位繡娘居住了。
蘇昊隨身帶了五十餘名士兵,所以也用不著再僱挑夫幫忙搬執行李。碼頭上那些扛活的人觀望了一陣,就悻悻然地離開了。沒有人注意到,陳觀魚帶著幾名穿便衣的勘輿營士兵也混跡在他們之中,不知幹什麼去了。
工部派來的聯絡人名叫章襄,是工部都水司的一名典吏。他領著蘇昊等人,步行了兩刻鐘,才來到主事衙門。從外面看去,主事衙門的大門有一些破舊,據章襄介紹,這是原來淮安府一個什麼倉庫大使的衙門,後來這個倉庫也不知道怎麼撤了還是搬了,就把衙門的場地空出來了。
接到朝廷有關蘇昊等人前來任職的訊息後,淮安府專門派人把這個院子清理修繕了一番,又掛了牌子,就成為河道主事衙門了。
蘇昊等人到來的時候,主事衙門的大門是虛掩著的,門口沒有站崗的門子。章襄推開大門,先走了進去,對著院子裡高聲地喊道:
“老張,老李,快出來,蘇主事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