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意見領袖(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是說,蘇昊在懷疑李會?”
聽到朱常津回來稟報的情況,朱翊爵眉頭皺成了一個疙瘩。蘇昊交代朱常津不要把雙方交談的情況透露給李會,其潛臺詞就是說李會可能有什麼毛病,朱常津自然是能夠聽得懂的。回到王府之後,他趕緊把這個情況彙報給了父親朱翊爵。
“李管家在王府多年,辦事一向勤謹,對王府忠貞不二,蘇昊出此狂言,只怕是為了挑撥離間吧?”朱常津說道。他這話其實是以退為進,在他心裡,是更相信蘇昊的判斷的,但他不能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因為李會是朱翊爵信任的人,朱常津如果妄言李會的不是,恐怕會讓朱翊爵感到不悅。
“忠貞不二?”朱翊爵冷冷一笑,道:“這天底下,哪有什麼忠貞不二的事情?蘇昊對李會有懷疑,恐怕也不是空穴來風。本王過去也曾聽人說起過,說李會在外面偷偷養了一房小妾。以他在王府拿的薪俸,養一房小妾倒也能養得起,可是他為何要將此事瞞著本王呢?”
“莫非……他養這小妾的錢來路不正?”朱常津順著朱翊爵的話說道。
“在這個波詭雲譎的時候,多加一點小心總是沒錯的。”朱翊爵道,“津兒,你讓人暗中調查一下李會的日常開銷,還有,他經常和哪些人走動,我們要做到有備無患。不管蘇昊是專門針對我們而來,還是別的事情牽扯到了我們,總之,我們先把自己家的籬笆扎牢一點就沒錯了。”
“兒臣明白。”朱常津答應一聲,下去安排去了。
蘇昊在汝寧城掀起的波浪,終於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由李贄執筆、蘇昊署名的調查報告。已經送到了王錫爵的手上。與此同時,由汝寧府近千名官吏、鄉紳聯名簽署的控告信,也透過劉其昌的渠道遞到了首輔申時行的府上。在茶肆坊間,一篇名為“討敗類蘇昊檄”的文章正在廣為傳播。
“這蘇昊,完全就是一個土匪,仗著有閹黨做靠山,在汝寧府肆無忌憚,欺壓百姓,勒索錢財。商戶稍有抗拒者。即被其派出爪牙強行擄走,再屈打成招,羅織出一個什麼罪名。汝寧府原本是一個歌舞昇平的人間天堂,如今已被其攪得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矣。”
在柳前坊茶樓。一群剛剛參加完會試的舉子正在聚會,其中一人搖頭晃腦地向同伴們講述著汝寧的事情。
“賈兄,小弟怎麼聽說,這蘇昊在淮安府平倭清丈,頗有一些清名啊?莫非他到汝寧之後,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子?”另一名舉子對於同伴的話頗有一些懷疑。
那賈姓舉子道:“郭兄只怕是被傳言所誤了,淮安府平倭之事。有誰看見了?百餘倭寇,被蘇昊一擊而潰,這樣的事情,恐怕也就是江湖訛傳罷了。至於說清丈。小弟也打聽過,其實是蘇昊派兵強迫鄉紳每家拿出田地若干,交給官府以安置流民。出錢的是那些鄉紳,得名的是這個蘇昊。很多鄉紳因此而傾家蕩產。那些得到土地的,多是一些好逸惡勞的不法之徒。這種清丈。小弟看不出有何值得吹噓之處。”
“這些事,小弟沒有親歷,也不知道孰真孰假。賈兄你是浙江舉子,為何對南直隸和河南之事,如此熟悉呢?”那郭姓舉子反問道。
賈姓舉子道:“小弟所知,都來自於那篇膾炙人口的討蘇昊檄。你們知道這篇檄文是何人所寫?是江西舉子程棟啊!這程棟可是一個名人,你別看他年紀輕,卻是文才出眾,有問鼎三甲的實力。這一篇檄文寫得蕩氣迴腸,堪稱可千古留芳之精品啊。”
“原來這篇檄文果然出於程棟之手,難怪文風如此犀利。只是,小弟記得程棟這些日子也在京城考試,他如何能知曉汝寧那邊的事情呢?”郭姓舉子還是有些不服氣,繼續追問道。
“這個嘛……”賈姓舉子有些語塞了,他只是程棟的粉絲而已,對其人並不熟悉,又哪裡知道程棟是透過什麼渠道瞭解到這些資訊的呢?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書生走了過來,向那郭姓舉子拱手道:“郭兄請了,小弟正是程棟,這篇討蘇昊檄,正是出於小弟之手,郭兄有何見教?”
此言一出,茶樓裡原本不認識程棟的書生們都驚歎起來:
“他就是程棟?”
“哇,看來真是年輕!”
“唉,看到程老弟,才知道咱們一把年紀都長到狗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