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薦舉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走動過了。”蘇昊道,“張都司說,兵部有旨意,要我勘輿營不日即開往雲南邊關聽用,兵部的正式公文可能很快就會下來。”
“兵部?”韓文奇怪地問道,“改之不是說這個勘輿營是受鄧副總兵的委託訓練的嗎?怎麼值得兵部興師動眾地下公文調遣?”
蘇昊道:“這也是學生疑惑的地方,不過張都司並沒有給學生以明示。另外,張都司說,兵部的意思是要學生親自率隊前往,這與此前說好的情況也不相符。”
“改之,若是兵部下文調你,怕是麻煩就大了。你也算是在兵部備了案的百戶,這樣一來,要脫掉軍籍,就很難了。”韓文說道。
蘇昊也是滿腦門子納悶,不知道為何有這樣一個變故。不過他倒沒有韓文想的那麼多,韓文是個文人,一向不太看得起武官,但蘇昊是個有後世思想的人,覺得文職武職都是一回事,真能混成一個總兵、參將啥的,其實也挺威風。
把這些事情都聊完,韓文才提起了“天雷”的事情,蘇昊倒沒有隱瞞什麼,直言不諱地告訴韓文,那是他遣人在兵營中試驗**,不慎發生了爆炸,所幸只有當事人受了點輕傷。韓文皺著眉頭道:“改之,這朝廷有法制,火器等物不得擅造,你在營中自制**,實屬違法之事啊。”
蘇昊道:“縣尊,此事學生已有考慮,此次在南昌時,學生向李公公討了一個許可。學生造火器,就算是替李公公造的,有什麼麻煩,自有他去向有司說明。”
“如此甚好。”韓文點點頭,既然有李龍在背後給蘇昊撐腰,那也就無所謂了。朝廷禁止民間私造火器,也是怕人謀反,而這種謀反案的偵破,都是由錦衣衛來完成的。李龍就住在錦衣衛的千戶所裡,他說這些火器是自己吩咐製造的,還有誰會歪嘴呢?
雖然覺得無所謂,但韓文還是勸道:“改之,你好生挖煤、造望遠鏡就好了,這幾件事做好了,所獲豈止萬利,何苦又要去弄什麼火藥呢?莫非你真有意在軍中發展?”
蘇昊笑道:“縣尊有所不知,這火藥同樣也可用於民間的。學生此次試製的火藥,名曰黃色**,威力遠勝於時下軍中所用的黑火藥。未來我們在羅山修水庫,少不得要炸山取石,屆時就能夠用上這種黃色**了。”
說起水庫,韓文來了興趣,他說道:“羅山水庫一事,馬玉已經給本縣送來了圖紙,還有詳細的工料計算。據他說,這些計算都是改之你曾經過目的。本縣已經將圖紙送往南昌府,申請派撥公帑楮幣用於此項營造。聽說範知府對此事甚為熱心,估計此事很快就會有眉目了。”
“果真如此?那實在是太好了。”蘇昊喜道。
羅山水庫是蘇昊來到明朝之後策劃的第一個大型工程,為了這個工程,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如今萬事俱備,只等著南昌府和布政司撥錢,就可以開工建設了。
羅山水庫的勘測,是由蘇昊親自帶人完成的。在詳細的勘測資料基礎上,蘇昊指導馬玉完成了水庫的方案設計,繪製出了各處水壩的工程圖紙。由於不瞭解水力學的相關計算,為了保證水庫的安全,蘇昊對水庫的大壩等建築都留足了餘量,簡單說,就是儘可能地把大壩建成更結實一些,做到萬無一失。
修建水庫所需的水泥在日前也已經試製成功了。依靠郝家父子研製的裝有高錳鋼球的球磨機,水泥生料能夠被研磨到近200目的尺寸,達到了燒製水泥的要求。許宗帶著工人們經過反覆的試驗,解決了原料配比、燒製溫度和時間控制等技術難題,燒出來的水泥強度已經可以與後世的水泥相媲美了。
“改之啊,若是你率勘輿營赴邊關去了,這水庫修建一事,豈不要耽擱了?”韓文擔憂地問道。
蘇昊道:“縣尊不必擔心,我舉薦一人,可代我負責水庫的建造事項。”
“改之所薦何人?”韓文問道。
蘇昊道:“生員馬玉可擔此事,學生在羅山時,已經向馬玉詳細介紹了水庫建造的各種事項,馬玉的天資勝學生數倍,這些事情他一聽就懂,將水庫建造之事交付於他,儘可放心。”
韓文點點頭道:“如此就好,我觀馬玉其人做事穩重,原本對他也有幾分看好的。聽改之這樣一說,我就完全放心了。唉,只可惜馬玉這個縣試的案首,竟然被你說動,棄了學業,去做此匠人之事,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蘇昊道:“這是獨文兄自己的選擇,學生並未勸說於他。不過,學生以為,修水庫一事,也是能夠名垂青史的,為此耽誤幾年科舉,也是值得的。”
韓文苦笑道:“改之行事,向來不拘一格。馬玉是個單純之人,如何能夠經得起改之的說教。待水庫修好之後,本縣還是要找馬玉談一談,勸他將心思用於正途才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