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各方盤算(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王獲得的訊息,那科爾沁的牧民很是高興的去修建道路,只要去修路,明人就賣給他們鐵鍋、鹽、茶。
科爾沁再也不屬於我們大金了。
現在真正在大金掌控下的土地只剩下遼陽、盛京、撫順、海州這個帶狀地帶,我們和阿敏聯絡也只剩下那岌岌可危的寬甸。隨時都有可能被明軍南北夾擊。
這些地方那一個不是隨時面對這明軍的打草谷?現在我本族人只剩下不到三十萬人了,就連之前我大金俘虜的數百萬遼人,現在也只剩下十數萬人。
我們的形勢早已經是岌岌可危,若不是那朱由檢在國內不停的折騰,我大金早就亡了。”
“好了,別說這個了,若不是如此,我等怎麼答應那叛徒阿敏的苛刻要求?”,莽古爾泰完全聽不下去了,直接出身道。
“哎,幾位別說了,現在阿敏的糧食已經送到,我們答應的東西也要先送過去一部分了。”,見眾人這番模樣,作為眾人中最為年長的代善也是頗為悲涼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鑄剛明】 【】
“代善說的對,那就按照我們之前的安排行事吧,此事務必小心,全程只有我等四人參與,絕對不能讓大明知道我們的意圖,此次我們必要要功成。
這次誰那邊兒出了問題,誰就負責。”
“大汗放心!”
……
於是十一月份,建奴再次開始行動起來,朱由檢透過錦衣衛看到的是建奴調動了兩萬人離開海州一路向西前往寬甸。
這不對啊,看了東廠的分析,朱由檢心中仍然是有些疑惑。
“就算是黃臺吉和阿敏有協議,使用阿敏手下女真人的家人交還糧食,也不至於在如此寒冷的冬天進行吧,現在這時間恐怕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了。
在茫茫大雪的遼東,如此多的人跨越茫茫長白山來到山脈東側的寬甸,此事不會如此簡單。
曹化淳,加大對建奴情報的刺探,朕覺得建奴此次必然有大陰謀,萬萬不可懈怠。”
“皇上放心,臣定然全力以赴。”
旁邊侍立的田爾耕連忙開口道:“皇上,臣覺得彼此阿敏恐怕要出兵了,今年冬天朝鮮格外寒冷,但就是如此寒冷,阿敏仍然沒有放下對軍隊的訓練,同時各種軍械的打造更是絲毫沒有停歇。
這阿敏恐怕會在明年開春南下,他恐怕是要徹底解決朝鮮了。
臣覺得阿敏和黃臺吉之間的交易恐怕和此有關。”
朱由檢略一沉吟開口道:“想來定然如此了,如此我大明不了不防。
來人讓五軍都督府的人、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儘快過來一趟。”
很快,孫承宗、盧象升、王加川,李邦華、畢自嚴、溫體仁六人快速來到乾清宮。
一番討論之後,朱由檢也就下達了決心:“兵部,現在的遼東、白城、黑河的軍械是否充足?尤其是孫傳庭部。”
“皇上,黑河、遼東兩地都沒有問題,儲存的各種刀槍箭矢、火槍火藥的準備都綽綽有餘,足夠全軍出動打上兩次。
至於白城,此地原本是林丹汗的汗帳所在地,現在隨著科爾沁的歸附,孫傳庭部已經在未來的科爾沁城駐軍五千,白城地區和遼瀋地區隔著泥濘至極的遼河套地區,此地基本算得上是內地,並無任何危機。
再加上那祖大壽總兵治軍不嚴,崇禎八年,兵部五軍都督府派人調查之時,白城一萬軍隊訓練頗為懈怠。
朝廷已經徹底讓革除祖大壽的總兵之位,朝廷永不錄用,這一萬軍隊也就地解散,轉化為民戶,在大寧分發土地。
原駐守開平的楊國柱總兵帶領一萬人與三個月前才抵達白城,此地的軍械倒是還略有不足,大約還差六成。”
“好,那待明年開春,就抓緊時間向白城轉運軍械,在三月份前,至少也要給他們準備足夠他們的防守的物資。”
“請皇上放心,從京師到白城的道路早已經修通,沒有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鑄剛明】 【】
“戶部,糧食呢?”
“皇上,經過近八年時間的移民屯墾,遼東和黑河早就已經可以自給自足,朝廷只要直接下令從當地倉庫中調撥即可。
白城一帶更適合放牧,糧食大多數是由大寧、朝廷轉運,現在還差三萬石左右,請皇上放心,待明年開春,可從京師、黑河兩路運輸,全力之下三月之前可以運送十萬石糧食!”
“好,雖然白城不會出徵,但各方面的準備還是不可少。”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