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各方盤算(第1/3頁)
章節報錯
而回去後的曹化淳就將今日朱由檢的話給傳播開來,很快就在眾官員中傳開,有不少人都是鬆了一口氣。
尤其是督察院眾御史,心中的擔憂那是煙消雲散。
皇上並不是對他們御史不滿,僅僅是對他們上奏的方式不對,如此,那就還好,還好!
尤其是大明督察院左都御史鄭崇檢心中是長長鬆了一口氣:看來本官不需要再為督察院的前途擔憂了。
鄭崇檢心滿意足的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心中想著最近幾年的艱難。
督察院這幾年時間過的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最近幾年朝廷又是花費巨大的錢糧西征無畏的西域,這種行徑在絕大多數的督察院御史看來皇上這是志得意滿,是很危險的前兆。
當初不僅僅是很多督察院的御史對此事極為反對,就連本官自己不也是反對嗎?現在的西域有何用處?有任何的好處嗎?那所謂的絲綢之路早就已經斷絕數百年了。
更何況還不好打,那西域的葉爾羌人可是剛剛中興國家,戰力極為強大。
然而即便是他們群情激奮,紛紛上書反對,可惜皇帝還是一意孤行,更重要的皇帝勝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他們督察院眾御史的顏面盡失!
之後不久朝廷又是毫不留情的開展全大明的的土地丈量,引起了兩起規模頗大的造反,各種規模較小的造反更是超過了百起。
對於此事督察院的一些敗類全力反對,最終朝廷查出來他們貪汙數萬兩白銀,直接被論罪查處了。
再加上最近的商稅事,督察院在這樣的打擊之下,本官實在是擔心督察院的未來,若不是本官帶領這督察院的一批人大多數的時候不斷地支援著聖上,這督察院恐怕是要廢了。
不管如何,現在事情總算是獲取了。
想到這裡,鄭崇檢起身,整理了一番儀表,本官要進宮謝恩,此次確實是皇上網開一面了。
……
遠在瀋陽的黃臺吉、代善等人並不知道大明京城中的崇禎皇帝再次把目光轉向他們。
經歷過數次失敗以及阿敏自立之後,黃臺吉的權力受損嚴重,代善和莽古爾泰組成的同盟已經完全可以和黃臺吉想抗衡。
現在的建奴想要決定大事已經必須需要三人共同協商,甚至多爾袞這個不過二十五歲的掌握兵權之人也有資格參與其中,成為雙方拉攏的重要人物。
建奴議事大廳內,只有黃臺吉四人在此,代善首先開口道:“諸位,阿敏哪裡剛剛傳回訊息,他現在已經在做準備了,明年春就會出兵攻打漢城,大約會在三月左右出兵,想來此次阿敏確實要徹底解決朝鮮了。
阿敏之前承諾我們的糧食在三日前已經全部送到盛京,此次為了得到我們的承諾,阿敏最終還是給我們三十萬石的糧食。
省吃儉用之下,也足夠我們打一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鑄剛明】 【】
我們恐怕也要開始做準備了,尤其是各種軍械打造。”
“本汗覺得沒有問題,軍械這方面最近幾年我們積累已經不算少了,差額並不多,想來年底之前就能做好準備。”,黃臺吉之後緩緩說道。
黃臺吉看著身邊這三人,心中五味雜陳:自己終究還是辜負了父汗的期望,沒有能夠帶領大金走出一條大道。
現在竟然落到這個地步,不僅僅是阿敏,代善,就連多爾袞都已經有資格坐在這裡了嗎?
黃臺吉說完,整個人楞楞出身。
“大汗,既然早已經下定決心,就何必在這裡惺惺作態,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呢?
沒有了!
此次不成功便成仁!
這幾年我們沒有努力嗎?
田聰初我大金接連戰敗,兵力損失一半有餘,大量的土地城池被明人搶回。
這幾年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我大金這幾年和明軍年年皆有戰爭,不管是和西邊的祖大壽,還是和北邊的孫傳庭,我們皆沒有確定勝利,反而年年損兵折將,我大金的防線越來越縮回。
北邊就連我們的老家,父汗的起兵之地赫圖阿拉前年也被那孫傳庭佔領,去年那孫傳庭更是將戰線推進到瀋陽東北百里之地的撫順。
那明國的狗皇帝更是十年來不斷地向黑河移民,那狗日的地方如此寒冷,是人待的嗎,一年有半年下著鵝毛大雪,可那狗皇帝還是明國人竟然堅持下來了。
明國的百姓竟然也願意去,才不過十年時間,黑河竟然已經有四百萬人,十萬精兵。
南邊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西邊的大寧一帶勢力較弱,但他們隨時可以調動草原上的蒙古人支援他們。
更可怕的是去年,科爾沁部落在明軍的壓迫下已經徹底屈服,徹底的投靠大明瞭。
現在的科爾沁部落的蒙古人都在都跟著明國人修建大寧到科爾沁的官道,甚至還在科爾沁的汗帳處修建城池,聽說明人賜名科爾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