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此地已經多年,雖然和另外兩個弟弟始終都是貌合神離,但是他們卻有一個相互認可的觀點,便是不欲再回中原之地爭雄。

在他的藩地內,有人丁二百餘萬,土地廣闊,山林較多,風景怡人,他的一言一行,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皆是俯首聽命。

在高句麗就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無事之時,還可左摟右抱嬌美妻妾,飲酒作樂,過著皇帝般的悠閒生活。

袁熙和袁尚的生活皆是如此,試想之下,誰還想什麼葉落歸根,復仇楚國之事。

在相距袁潭所行之地的另一方向,有兩名年青的漢人模樣的將者,均是身披戰袍,內穿金甲。

他們面容白皙,眉目之前與袁潭有數分相似之處,正在山間開闢的道路上並轡而行。

其後面共同跟隨的將士數量,還是綿延出去的陣容,比之袁潭所率之軍,遠超太多,也顯得更為強大。

此二人正是袁紹的二公子袁熙,還有三公子袁尚兄弟倆人,只見他們邊乘馬而行,邊悄然說著什麼。

“二哥,你帶領來的這三十萬兵馬,恐怕不是你藩地的傾起之兵吧?”

袁尚眼珠子轉了轉,似乎在打著什麼主意,偏偏裝出一副漫不經心地樣子,向旁邊的兄長袁熙笑著問道。

“三弟,你又何必問我此話,據我所知,你領地內的兵馬,可是不止這些。

我還聽話,父王命吾等聚兵前往的詔令剛剛下達,你就將一半沒有登記過的兵馬,統統給卸甲歸田了。”

袁熙無需側首,便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在打什麼主意,便用調侃的語氣,將其揭露了出來。

“呵呵,果然有什麼事也瞞不過二哥,我們兄弟倆算是彼此彼此!”

袁尚尷尬地笑了一下,借而將此話代過。

“三弟,我們兩人的領地,無論是人口,還是兵甲之壯,誰也沒有大哥的強,分則兩害,合則兩利。

一旦父王逝世,我們兄弟倆不合力抗爭大哥的話,王位必為其所奪,到時以他的胸懷,必容不得你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以後你我兄弟是平分國土,各自稱王,還是向其俯首稱臣,這內中的是死是活,就看三弟你如何選擇了?”

袁熙此次率兵前往國內城時,特意從袁尚的領地邊走過,叫上其合兵一處,倆人共同前往,便是想勸說對方與其結盟,共謀袁譚。

袁尚聽著二哥袁熙這意味深長的話語,眉頭不由地一蹙,目光朝向略低,面色微沉,漸漸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畢竟此事事關重大,一旦站錯了隊,便是萬劫不復之局。

“我不久前,聽父王宮中的一位太醫所言,最近父王身體外似強壯,內裡卻是心血不振,空乏無力,頗有病入膏肓之徵兆。”

袁熙見袁尚不說話,神情似乎在猶豫之間,便也不再催促,而是不慌不忙之際,丟擲一件驚天般的隱密之事。

聞言後的袁尚,如同五雷轟頂,瞬間臉色一變,聲音急促地問道:“此話可真?”

“此太醫名叫金之渙,入王宮前曾受我過恩惠,父王近些日子的開藥單方,湯藥熬補記載,對別人來說是難言之秘。

可是對我來說,卻是形同虛設,三弟如若不信,等去了國內城,我讓其將之偷偷拿來,上面藥方還有父王的簽字,你一驗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