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高句麗的動向(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許袁紹這三個兒子,或許過慣了這樣安逸的生活,各自手持重兵,多年之後,竟然絕口不再提進兵楚國復仇之事。
袁紹卻知道自己的根系何處,始終懷念著神州大地的一草一木,更想率領大軍重新擊敗楚國,打回中原之地,也能完成落葉歸根之舉。
正待他秣兵歷馬,強行讓三個兒子聚集大軍,準備趁楚國征伐魏、吳之時,從幽州後方給予對方以三面嚴擊。
誰知楚國進軍速度奇快,又在幽州布有百餘萬大軍未動,讓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袁紹,再一次猶豫之下,錯過出兵良機。
他以為憑藉著周瑜的智計無雙,不說能否擊敗幽州楚軍,就是與其在幽州僵持一段時間,也會沒有問題。
卻是世事叵測難料,正當袁紹剛剛召集大軍之際,又突聞周瑜兵敗自刎。
五十餘萬東吳的精銳,竟然會在數天之內,被楚軍打得灰飛煙滅,頓時嚇得袁紹趕緊偃旗息鼓,唯恐楚風發現高句麗內的異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如今他又想興百萬精兵,趁著楚國伐魏之際,給予對方突然一擊,而且三個兒子已經在他的諭令下,紛紛開始集兵於國內城。
國內城外,二百里處有一地名為突山原。
乃是數條河流交匯之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片平原之地,地勢較低,卻是土質肥沃,乃是高句麗有名的產糧之地之一。
此刻一名面容瘦削,顴骨高突,雙眸深陷的男子,全身披掛金甲,頭戴金盔,手執長柄大刀。
乘坐一匹渾身黝黑如墨的良駒,緩緩地往國內城方向走去,此人正是高句麗的大王子袁潭,也是袁紹的長子,未來王位的繼承人。
他身後跟隨著數員身材略小,卻是精神灼灼的高句麗將領,這幾個偏將無論眉眼,還是身材骨架,均與漢人有著略微的分別。
在他們的身後,則是一排排綿延數十里的行軍隊伍,人人均是鮮衣亮甲,陣容嚴整,人數之多如同鋪天蓋地,一眼望不到邊際。
“大王子,你說王上三番五次欲要對楚用兵,每次都是虎頭蛇尾的收場,這一次會不會依然如此。”
這時一名身材瘦小,臉色略黃,雙眼雖小卻炯炯有光,閃爍不斷的高句麗本土將領,悄然縱馬來到袁潭旁邊,小聲地問道。
看其樣貌和與大王子的說話語氣,顯然是位頗受寵信的近臣,才可如此的肆無忌憚,沒有避諱之意。
“哼,誰知道呢?這個老傢伙越來越糊塗了,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再要興兵攻楚,真是吃飽了無事幹。”
袁譚對父親的用兵行為頗為不喜,之前曾出言勸說過幾句,卻遭到了對方的訓斥,恐怕再言而影響自己的王位之爭,便未曾再進言過。
數日前,他率領四十萬藩地精銳,應袁紹的令諭前往國內城集結,心中自然是不太舒服。
一是他多年來打拼下來的這點家底不易,二是生怕在戰場上損耗過大,從而讓袁熙和袁尚,在日後爭奪王位時佔據了兵力優勢。
(書友若覺得還入法眼,請別忘記收藏本書)
(本章完)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