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七十七章 楚國之戰(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信中無處不在炫耀著高句麗國將士的英勇,暗自嘲諷公孫贊等人的無能。
可是公孫贊等人並沒有表現出什麼不滿,而是立刻將此大捷訊息傳遍全軍,令己方的將士們又重拾信心起來。
希望之城總算如期地建立了起來,全部採用附山的山石混合上粘米湯築建完工,雖然是臨時性的防禦性城牆,可是依然高達五丈,寬約二丈有餘,整體長約十二里左右。
從夜幕下,希望之城如同一個蜿蜒起伏的黑龍,在虎視眈眈地關注前方。
賈詡將所有儲備的火神炮全部拉了過來,總共三百門之多,一門門架在了城牆之上,如同一頭頭待人而噬的巨虎。
每門火炮配備三人,一人主炮手負責射擊,一人裝填炮彈,另一人負責瞭望敵人,及時轉換和調整尺度,以保證更好的打擊敵人。
希望之城的下方更是佈滿了地雷,守城的將士每人都會得到十餘顆的手雷或者繩雷,這已經是楚國所有的火器儲備的數量。
甚至魁山因此趕回到了火神山,帶著眾多的工匠們,沒日沒夜地開始抓緊製造出更多的火器。
這時,整個楚國境內,每個縣、府等地,均有一些書生模樣的人,他們站在街頭,個個都淡吐不凡,激情高昂。
他們用自己的口才,向所有路過的楚國人,栩栩如生地描述著,自己的將士們如何在前方浴血奮戰,抗擊侵略者的事情。
講到楚國將士以身搏命,將炸彈引暴與敵同歸於盡的情節,令人山人海圍觀的楚國人,不禁潸然淚下,心中悲憤不已。
待講述此次外夷侵略的原因,竟然是原本抗夷有功的公孫贊所為,對方與敵狼狽為奸,侵害自己的國民,實在是漢賊一個,當屬遺臭萬年。
楚國人與來訪的客商人聞言後,頓時群情激憤起來,紛紛張口斥責對方如此不要臉,丟盡了大漢人的臉面。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公孫贊不但沒有去抗擊叛軍,反而引狼入室的“壯舉”,徹底在幽州乃至整個中原都聲名遠揚了。
這些書生是賈詡根據楚風主公的飛鴿傳書內容,開始準備出的一批特殊人才。
這些人才必須談吐好,念過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且擅長辯解,楚風還給這些人起名為“思想者”。
楚風還為這些思想者準備一些宣傳的內容與綱領,無外乎戰爭的意義是什麼,如何保衛國家,如何忠君,如何平等,如何打倒土豪劣紳等內容。
今後將在無論戰時還是平常訓練,每支部隊基層的編制百夫長都會配備上兩人,一支萬人的軍隊下來,會有近二百名思想者,為新兵老兵進行不斷地洗腦和提升士氣。
目的就是將楚軍打造成一支真正有軍魂,有著錚錚鐵骨,不畏懼死亡的軍人。
所有參軍的將士們,將會大幅度提供參軍家庭的待遇,不光在田地上佔有更大的畝數。
並且所在區域官府的記載入冊後,擁有著見官不拜,出入自由,在經商、入仕等各方面,都提升了很高的社會地位。
楚軍將士們在前方保家衛國,而不必掛念自己的後方,他們的家庭將會有著崇高的地位,受各方面人士的尊敬。
楚風此時在信中所提出的改革,得到了賈詡的大聲讚歎,並全力實施了下去,猶如在民間百姓中打入了一針強心劑,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不出數日,不少年邁的父母昂著頭,紛紛將自己披紅戴綠的娃兒送到了官府的徵兵處,他們從來沒有過如此的驕傲。
一時間,數十萬的青壯年紛紛要求參加楚軍,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