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眉宇很像,估計應該是弟兄兩個。

李勝勳和周有才站在一旁,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做一些簡單的護理。

見大門外面的陳松,李勝勳和周有才急忙迎了過來。

“先生,您終於來了!”周有才指著躺在擔架上的青年,說道:“送過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據說是摔進了排水溝裡,右小腿估計已經斷了。”

陳松點點頭,來到了青年身旁。

“您就是譽滿京城的陳神醫嗎?”少年看向陳松,焦急的神色舒緩不少。

陳松蹲在青年身旁,一邊檢查傷勢,一邊詢問:“怎麼搞的?傷的如此嚴重?”

“今天下午,我和我哥去秦淮河玩,我哥一不小心,摔進了路旁的排水溝中,摔斷了小腿。

聽說京城中就您的醫術最好,所以我就差人將我哥送到了這裡。先生,快救救我哥吧,我哥可不能有事啊。”少年一臉焦急的苦苦哀求。

“聽你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陳松順口問道。

“不是,我們是江西吉安府的,此次來京,是遊學。”少年說道。

陳松問道:“就你們兩個嗎?沒有家人跟隨嗎?”

“大丈夫當走遍天下,哪裡還要家人陪同?再說了,我哥年齡也不小了,我年齡也不小了,要是讓家人陪著,豈不是貽笑大方?”少年一臉慷慨。

“這傷我能治,跟我過來登記一下吧。”陳松站起身來,帶著少年往櫃檯走去。

少年急忙跟在陳松身後,來到櫃檯前。

陳松將櫃檯上的一本冊子揭開,將旁邊的毛筆遞給少年。

少年的字很好,一看就是書香門第之家。

少年和青年穿著襴衫,這是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典型服侍,所以陳松一眼就看出了他們讀書人的身份。

“解縉?!”

看著少年筆下的名字,陳松有些吃驚。

解縉是明初的一位大才子啊,位於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更是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如果不是被紀綱暗害,肯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解綸?!這是他的兄長,史書記載,洪武二十一年,解縉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廷試與兄長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

躺在擔架上的就是他的兄長了,怪不得長的如此相像。”陳松看了看解綸,又看了看解縉,收回心神。

“放心吧,來了我這裡,你兄長不會有什麼大事。

你先在外面等著,我要開始診治你兄長了。”陳松對著解縉說道。

說完話,陳松指揮著人將解綸抬到了後院的一個房間中。

讓所有人出去,做好警戒之後,陳松帶著解綸來到了醫院。

解綸的傷勢說嚴重也嚴重,說不嚴重也不是很嚴重。

小腿骨折,骨折的幅度不是很大,沒有創口,不用擔心感染的問題。

況且,在醫院中,這種傷勢也算不得什麼。

手術做完後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解綸的右小腿打上了厚厚的石膏。

手術很成功,可暫時不能離開,還要觀察一段時間。

醫館是一棟小樓,陳松將解綸安排在了二樓的一個房間中。

在解綸的房間中,陳松站在旁邊,看著坐在床邊的解縉,說道:“你兄長的傷勢不是很嚴重,但要在這裡待一個月。你不用太過擔心!”

“多謝先生,多謝先生。”解縉站起,連連告謝,“不知道要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