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回鄉(五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松能有如此想法,人之常情也。讓他回去一趟吧。在市舶司勞累了這麼長的時間,回去一趟倒也無妨。”朱元璋大手一揮,同意了陳松的請求。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都想將京城設在鳳陽,更別說陳鬆了。
“對了,你看著給陳松賞賜些東西,免得回鄉之後說俺吝嗇。”朱元璋揶揄一陣,將奏摺交給朱標,讓朱標安排。
“孩兒聽命!”朱標接過奏摺。
兩天後,朱元璋的旨意下來了,同意了陳松的請求,給陳鬆放了幾個月的假。
應天府到陝西距離遙遠,此時不比後世,出發之前要準備好幾天。
將這些東西都準備好後,已經過了兩天時間。
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陳松乘坐著馬車離開了應天府。
身後的城門逐漸變小,陳松坐在馬車裡,看向車窗外。
這次回去,陳松帶著朱靜安、趙峰趙嶺兄弟倆、李三娃和張鐵牛等人。
好說歹說,陳松如今也是駙馬都尉,馬車不敢說有多豪華,也要比尋常的馬車大上不少。
陳松和朱靜安坐在馬車中也不顯得擁擠,裡面的裝飾也要比尋常馬車好上很多。
李三娃、張鐵牛他們這些人騎著戰馬走在馬車周圍,趙峰坐在車轅上趕著馬車,趙嶺和高二柱不會騎馬,所以一併坐在了車轅上。
出了應天府城,馬車上了官道。
陳松看到了官道兩旁冒著黑煙的煙囪,不用想,這些煙囪肯定是朱元璋讓工部修建的水泥窯。
……
一路往西,趁著夕陽的餘暉,馬車進入了陝西地界。
天氣也開始冷了,陳松能好點,不管後世還是現在,都一直待在北方。
可朱靜安就不一樣了,朱靜安出生江南水鄉,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她披著一件厚實的皮大氅,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
“馬上天就黑了,先找個地方住下吧。”陳松掀起簾子,衝著感謝的趙峰說道。
“好!”
趙峰應了一聲,趕著馬車往前。
陳松已經到了潼關,洪武七年朝廷設潼關守禦千戶所,洪武九年設潼關衛。
潼關地理位置重要,是關中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朱元璋拿下陝西之後,對潼關非常看重,洪武九年,對宋時潼關舊城進行擴建。
如今,潼關城已經成了一個功能齊全,面積不小的城池。
未至城門,城門口的衛兵便看到了騎著戰馬的李三娃等人以及後面的馬車。
衛兵們打起精神,目光全都放在了隊伍上。
這個時代,能騎的起戰馬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行至城門口,衛兵們圍了上來。
李三娃等人從戰馬上跳下,從懷中取出自己的路引以及身份明證。
領頭的衛兵從李三娃手中接過,眯著眼睛看了起來。
領頭的衛兵識字,當他看清這些東西后,瞬間變得恭謹起來。
“原來是陳大人!”領頭的衛兵換上笑容,把路引等物還給李三娃,隨後讓手下讓開道路。
領頭的衛兵不認為會有人在路引上造假,更何況還是當朝駙馬都尉。
進了城,就不能再騎馬了。李三娃他們牽著戰馬,為隊伍開路。
陳松透過車窗,往外面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