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走下臺階,看著這些衙役。

這些衙役膚色黝黑,手上都是老繭,看上去都是些老實巴交的莊稼漢。

明朝衙役可不是什麼好活計,屬於下九流的貨色,後世子孫也不得科舉。

一般情況下,如果家裡沒有什麼大災大難,良善人家是不會去當衙役。

衙役分為三種:站班皂隸,補班快手和壯班民壯。

這三種裡面,最屬站班皂隸地位最高,是給衙門撐場子的。

可是,衙役就是衙役,不屬於官僚體系,地位再高也是賤籍。

市舶司衙門不是地方衙門,沒有那麼多的講究,招募的衙役主要工作只是給市舶司衙門打打下手。

人手不夠的話,以後再招募,反正現在市舶司衙門中的活不多。

鄭大勝招募這些衙役可費了不少功夫,這個年頭,很少有人願意來衙門做事。

“看上去還行,這樣吧,這幾天你帶著這些衙役,教教他們該如何做事。”陳松指著這些衙役,看向鄭大勝。

“好!”鄭大勝回道。

“大人,那衙門中的書吏怎麼辦?衙門吏員朝廷可不會配備,市舶司衙門不比尋常衙門,算賬、貨物往來乃是常事,需要更多的賬房書吏。

松江府沒有那麼多能寫會算的人,想要在松江府招募到這些人,恐怕不容易啊。”

鄭大勝忽然想起了什麼,一臉擔憂的看向陳松。

“這些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這些人陛下已經安排妥當了。”

整個衙門當中,除過衙役這些不重要的職位之外,凡是有用的,幾乎都被朱元璋安排妥當。

市舶司衙門是未來的錢袋子,朱元璋不可能不重視。

“下官多慮了,那下官就先走了?”

“先走吧!”

陳松揮揮手,示意鄭大勝可以離開。

鄭大勝離開之後,陳松帶著李三娃他們在四周轉了起來。

在這裡待的時間不短,可陳松還沒有好好的到處轉過,只是粗略的轉悠過幾次。

回來後,陳松寫了一封請求回京的奏摺,讓人送往京城。

奏摺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想回京一趟,市舶司的事已經走上正軌,等那些官員到位之後,想回去一趟。

至於回去的目的,陳松沒有明說,不知道現在新式火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貿然開口確實不妥。

兩天後,市舶司的屬官依次到達,最先到達的就是陳松的老熟人夏楊。

陳松站在市舶司衙門的大門前,看著緩緩停靠的馬車,露出了笑容。

夏楊從馬車上跳下,一臉高興的來到陳松面前。

“大人,剛剛分別不久,如今又要共事,可喜可賀啊。”夏楊拱手抱拳,笑呵呵的道。

陳松回了一禮,笑道:“夏大人的能力有目共睹,能與夏大人一同共事,實乃在下的幸事。”

這話倒是不假,夏楊能力出眾,理解能力強,往往能舉一反三,而且富有責任心,有些事情交給夏楊,陳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