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一起共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松語氣平緩,“不著急,過幾天等市舶司的官員到位之後,我回京一趟,看看能不能給你們弄一些秘密武器來。”
陳松想到了陶成道,想到了自己之前交給陶成道的火銃圖紙。
陶成道的本事自不必說,陳松相信這麼長時間了,肯定產出了不少。
到時候請示一下朱元璋,看能不能弄過來一些。
其實洪武年間的大明水師戰船上也安裝有一些火炮,只不過這些火炮都是一些盞口炮。
這種火炮比較原始,在陸地上殺傷力尚可,放在海上,戰船顛簸,命中率下降,威力也大打折扣。
盞口炮主要在近距離打擊,主要用於掩護士兵跳幫作戰。
陳松弄出來的火銃比不上火炮,可總比盞口炮要好。
更別說倭寇的船隻都是一些小船,火銃比盞口炮要好用的多。
“也好,那就聽大人的安排。”俞敏回道。
在這裡待了沒多長時間,陳松回到了市舶司衙門。
市舶司衙門主體結構和這個時代的普通衙門差不多,但這僅僅浮於表面。裡面的那些房間,大都是水泥磚瓦結構,尤其是市舶司衙門後院的倉庫,全都是用水泥磚瓦結構修建而成。
回到市舶司不久,吏部的文書送到了陳松這裡。
坐在市舶司衙門的前廳,陳松翻看著手中的文書。
這是吏部的任命文書,是市舶司提舉以下各屬官的任命。
“夏楊竟然成了副提舉,從工部主事變成市舶司副提舉,工部營繕清吏司主事是正六品,市舶司副提舉不過是從六品,況且京官見人大三級,夏楊是得罪了誰,被貶斥了?”
夏楊給陳松的印象很好,這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官員,辦事幹練不拖拉,是一個能臣幹吏。陳松想不明白,這樣的人怎麼會被貶斥到市舶司這裡?
陳松搖搖頭,一臉不解,看來這是隻能等見到夏楊之後才知道。
陳松接著往下看去,副提舉一共有兩人,除過夏楊之外,還有一個叫做楊己寬的官員。
此人的履歷任命書上沒有細說,只說他是戶部下面的一個小官,具體的情況陳松不得而知。
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剩下的官員,林林總總十幾個,將陳松制定出來的那些官位全部覆蓋。
兩個商隊主事分別是曾謙和汪鶴,商稅主事劉大齊,賬房主事賀昌黎……
任命書對這些人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陳松合上任命書,揉了揉發漲的眼睛。
“官員馬上到位,出海之事迫在眉睫,要早點弄清楚高麗那邊的情況。
這是目前最容易出成績的了,也是難度最小的了。”
陳鬆放下手中的任命書,站了起來,走了出去。
市舶司衙門周邊民居很少,零零散散就那麼幾個。
衙門外面的路面全部用水泥硬化,整齊光滑。
鄭大勝帶著十幾個衙役走了過來,看著站在衙門門口了的陳松,鄭大勝小跑著過來。
來到陳松面前,鄭大勝笑呵呵的道:“大人,這是下官按照大人的吩咐,給衙門挑選出來的衙役,您看看怎麼樣?”
前一陣子,陳松讓鄭大勝在民間挑選一些手腳利索、幹活伶俐的衙役,充實市舶司衙門。
這些衙役一字排開,整齊的站在鄭大勝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