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開海與海禁(第1/3頁)
章節報錯
“陛下,臣說一句難聽的,若是沒有我們的茶葉,草原上的那些人,連屎都拉不出來。”
陳松這話說的雖然粗鄙,但也是事實。
草原多食肉食,缺乏維生素以及纖維素,對身體影響很大。
“哈哈,你這話說的倒是有趣。”朱元璋哈哈一笑,對於陳松說的這句話,朱元璋深以為然。
茶葉在中原可能不算什麼,可在草原上,卻是必不可少的物資。
據說,晉商最開始發家,就是往草原上走私茶葉。
“陛下,雖然海外有敵寇,可是海上的利益卻非常大。
前宋能僅憑一隅之地,抵擋前元數十年,依仗的正是大海。
只要控制的好,我大明不會缺錢,甚至還能再次減少普通老百姓的稅收……”
陳松一本正經,向朱元璋描繪著掌控大海的好處。
“住口,胡言亂語!”
話沒說完,李善長就忍不住了,他站了出來,指著陳松,衝著朱元璋說道:“陛下,此人胡言亂語,竟然違抗陛下早已制定的基本國策,屬實大逆不道。”
朱元璋衝著李善長擺擺手,“讓他說下去,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李善長還想再說什麼,可朱元璋都這樣說了,也只能退下去。
陳松見朱元璋沒有反對,來了信心,接著說道:“陛下,朝廷為了防備倭奴以及張、陳之賊,每年在沿海之地花費的銀錢無數,可效果卻不是很好。
臣覺得,朝廷應該重開市舶司,組建遠洋船隊,開海貿易。
我天朝上國物產豐富,所產棉布、絲綢、瓷器等物皆是熱銷之物。
販賣貨物,賺取錢財。不僅豐腴了國庫,還能承擔沿海之地的軍費,這是一本萬利之事。”
“呵呵,真是巧舌如簧。”李善長又站了出來,一臉陰沉的冷嘲熱諷,“朝廷天威,若是如此,不就成了卑賤商旅?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陳松這番話確實不符合這個時代的胃口,這是一個充斥儒家文化的時代。
儒家文化講,國是國,君是君,臣是臣,士農工商,商人是最低賤的。
各行各業有自己的規矩,若是朝廷放下身段做商賈之事,是非常受人鄙視的。
尤其是李善長這些讀書人,更是鄙視的厲害。
“陛下明鑑,陳松胡言亂語的厲害。我天朝國威,怎麼能幹如此卑賤之事?辱沒了朝廷的名頭。”
“陛下,陳松不過黃口小兒,妄議朝政,還請陛下治他的罪!”
……
一時間,七八個官員跳了出來,指著陳松的鼻子,讓朱元璋治陳松的罪,大有一副和滿朝文武為敵的架勢。
可朱元璋一動不動,就那樣靜靜的看著朝堂,同時仔細思考陳松說的那番話。
朱元璋確實看不起商賈,可別忘了朱元璋的出身。
出身農民的朱元璋,想的永遠是精打細算,如何更省錢的過日子。
這是由朱元璋出身決定的,後天很難改變。
能設定出衛所兵制的朱元璋,對精打細算利用到了極點。
為了省錢,朱元璋於洪武三年實行開中法,用利益引誘商人往邊疆運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