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道:“我還有事,喝酒誤事!”

“那好,那好,那好!”鄭大勝說著放下了酒杯。

“這樣吧,先交接公務,如今天色上早,交接完畢之後,先在府城中轉轉。”陳松說道。

“好,就聽陳先生的安排。”鄭大勝急忙站了起來,跑了出去。

一刻鐘後,公務交接完畢,陳松帶著趙峰和李三娃在府城中轉悠。

松江府的府城是華亭縣,知府鄭大勝跟在一旁,詳細的解釋著華亭縣的種種。

華亭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雖然環境沒有應天府城好,但靠近應天府,不管怎麼說,也有幾分樣子。

城中人口只有一萬人左右,看上去比應天府蕭條不少。

“華亭縣南邊臨近大海,但是越往南邊走,可以耕種的土地也越少……”

鄭大勝走在陳松的身旁,詳細的解釋著。

陳松止住腳步,看向鄭大勝,“這樣吧,明天去一趟南邊,我要實地勘察。”

“好,那我回去之後就做準備。”鄭大勝說道。

鄭大勝知道陳松過來是為了什麼,公文中有所交代。

鄭大勝也明白,若是能配合好陳松完成市舶司之事,以後還能接著往上爬,若是不能,那就廢了。

陳松的住處被鄭大勝安排在了衙門附近的客棧中,不用陳松掏錢,走的是公賬。

反正是辦公事,走公賬也正常。

入夜,陳松沒有睡意,他趴在視窗上往外面看去。

陳松的房間位於二樓,城中房屋低矮,陳松倒是能看到一些燈光。

在沒有點燈等現代化的照明工具的明朝,也要除過一些大戶門口掛的燈籠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光亮。

星空明亮,月亮高懸。

一陣冷風吹來,夾雜著海水的氣息。

“不管怎麼說,這裡也非常適合營造市舶司,地理位置優越,距離應天府不遠。

應天府人口眾多,工匠眾多,興建起來速度也快,也很容易出成績。

唯一不好的就是,附近出海做生意的人太少,一時半會找不到足夠的海船以及商戶。”

帶著各種想法,陳松躺在床上。

第二天天剛亮,鄭大勝便來到了客棧大廳等候。

等陳松走下來時,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大廳中的鄭大勝。

鄭大勝站起,衝著陳松拱手抱拳,笑道:“先生準備的如何了?”

陳松點點頭,“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可以走了。”

“好,我也準備的差不多了。”鄭大勝說道。

陳松帶著鄭大勝走出客棧,趙峰已經將馬車趕到了客棧外面。

知府衙門的馬車也在客棧的門口。

兩人相繼坐上各自的馬車,朝著華亭縣南邊而去。

為了方便,陳松和鄭大勝輕出簡行,沒有讓鄭大勝帶知府的儀仗。

馬車緩緩朝著南方而去,陳松坐在馬車中,思考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