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試製火銃(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松指著火銃的銃管,對陶成道說道:“火銃的銃管長一尺餘,這個長度太短,銃子沒有達到最快就飛了出去,浪費大量火藥。
銃管很寬,不利於銃子加速。銃管中裝填的銃子數量太多,這也不好……”
陳松單單就火銃的銃管,說出了好幾個問題。
陶成道捏著下巴,道:“若是火銃的銃管太長太細,那威力會大打折扣啊。
火銃裡面的銃子放的少,那威力不是會下降嗎?”
“不,你聽我說……”
陳松將高中物理書上的基本知識用這個時代的語言,儘可能簡單的講給陶成道聽。
陶成道認認真真,雖然有些地方聽不懂,但大部分都能聽懂。
“你的意思是,銃管越細,裡面越光滑,就算只有一個銃子,威力也會很大?”陶成道問道。
“是的,你說的沒錯。”陳松接著解釋了一遍,然後指著火銃的裝藥室,將這裡的問題指了出來,同時說出了自己的改進意見。
陳松不是沒想過搞燧發槍,只是這個時代的鋼鐵質量實在堪憂,而燧發槍對簧片的要求很高,以現在的鋼鐵質量,十發裡面能激發兩三發都燒香拜佛了。
燧發槍故障率高,在戰場上,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
陶成道是這個時代的火器專家,可因為時代的侷限性,讓他很難在看到火銃的改進方法。
在聽到陳松那顛覆性的話語後,陶成道只覺得自己的眼前出現了一條光明大道,以前遇到的那些問題,幾乎全部迎刃而解。
陳松將之前自己繪製的火銃圖紙取了出來,平鋪在桌子上。
“這是我之前繪製的改進火銃圖紙,你看看!”陳松指著圖紙,看向陶成道。
陳松繪製的這個火銃,和萬曆年間火器專家趙士禎研製的掣電銃差不多。
“這這這……”
陶成道看著圖紙上的火銃,眼睛圓瞪,結結巴巴。
他趴在桌子上,眼睛都快要貼在圖紙上了。
“這這這是火銃嗎?這是火銃嗎?怎麼會如此精細?怎麼會如此精細?”
陶成道抬起頭,看向陳松,一臉的不可置信。
陳松說道:“先生,雖然圖紙在這,但在下不敢保證工匠們能將這火銃打造出來。
如果打造不出來,那就算有圖紙,也是白費。
這個火銃……”
陳鬆解釋了一下這把火銃的優點。
陶成道的目光重新放在圖紙上,“你說的不錯,火銃如此精細,打造起來也是一個問題。”
“還有,火銃的裡面的粗細都是一樣的,裡面的子銃也是一樣的。
所有的火銃,都必須是一樣的,不能有太大的差距。
恐怕,想要實現這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陳松搖搖頭,一臉擔憂。
在手工打造火銃的明朝,尤其是洪武年間,打造出來的火銃幾乎每一個的內徑都不相同。
這也是陳松最為擔心的一個原因。
陶成道看著圖紙,感慨道:“你說的不錯,想要讓所有的火銃都一個樣子,實在是太難,非人力所能及也。
但是,你畫的這個火銃,實在是太美妙了,太精細了。
如果能成功的製造出來,對於我大明軍隊來說,將會提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