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思想改造(第1/2頁)
章節報錯
“誰說不是呢?我長這麼大,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也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
往年的時候,咱們失敗了也就失敗了,要是被明人抓住,大不了一死。
可是現在呢?不僅要下礦,大晚上甚至還要什麼思想改造?剛才說什麼感謝明國皇帝,感謝大明百姓!
我可去他孃的吧,我的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兒?真噁心人!”
寶閣楚走到格魯日的面前,臉上的憤怒越來越明顯。
格魯日同時也嘆了一口氣,“誰說不是呢?原本和我住在一起的那些人,基本上都以我馬首是瞻。
可最近這段時間,一個個的也不知道被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說我以前在壓迫他們,說我壓迫他們的家屬!
真是好笑,我們這些當官的,當官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升官發財玩女人嗎?他們這些人不過手下,做手下的就應該盡力滿足上官,哪裡有那麼多的廢話?”
格魯日不停的撓著頭,一臉憤恨。
陳松對這些俘虜的安排,可不僅僅是讓他們挖金礦那麼簡單。
每天晚上,下工之後,在吃晚飯前後,都必須進行半個時辰的悔悟。
所謂悔悟,就是思想改造。
就是讓他們認清自己以前的那些錯,然後爭取重新做人,爭取寬大處理。
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還非常的排斥。
更有一些俘虜,耿著脖子就是不悔悟,甚至還和明軍士兵發生了衝突。
陳松的解決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將這些不悔悟的人吊起來。
在金礦所在的區域最中央,有幾根高大的旗杆。
這幾根旗杆當中,最高最長的那個懸掛的是大明的國旗。
大明朝原本沒有國旗,都是陳松弄出來的。
不過因為這個時代的傳統觀念,接受度不是很好。
但在金礦這裡,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由陳松拍板而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陳松就將大明的國旗弄了出來,懸掛在旗杆上。
至於空出來的那些旗杆,就是用來懸掛那些不悔悟的俘虜。
當然了,陳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接受悔悟,接受思想改造,所以也不會把他們往死裡整。
每天早上將他們掛上去,餓上一整天,然後晚上再放下來。
也就三四天的功夫,那些嘴硬的人紛紛改變了主意。
一旦開始接受悔悟,一旦開始接受思想改造,那就像是長江一樣,奔流到海不復回。
在潛移默化當中,就會讓他們覺得,他們以前做的那些事情確實錯了。
有時候啊,人就不能停下來回想自己做的那些事。
更別說,旁邊還有人在潛移默化說你之前做的那些事都是錯的。
這些韃子俘虜,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文化,大字不識一個,也不懂得什麼道理。
以前打仗的時候,都是上官讓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
在這樣慣性思維之下,一旦他們開始接受悔悟,就會慢慢的覺得他們所做的都是錯的。
這正是陳松所要的結果,不過現在時間比較短,雖然有一定的效果,可不是很明顯。
本來,格魯日在他所在的木屋當中,威望非常大,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都沒有人敢搶在他的前面。
可最近這些幾天,他的生活徹底的大變樣了,木屋當中那些原本的手下再也不怕他,甚至某些時候會因為他所做的某些事情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