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老去的宋濂(第3/4頁)
章節報錯
“慢!”
陳松喝住了張鐵牛,語氣和善的看向這年輕人,“我好歹也是新學的創始人,既然你們也是新學學子,那我辦完事之後,定然會給你們講課。
至於時間地點,到時候我會讓人通知你們!”
陳松這番話讓這個年輕人興奮不已,興沖沖的離去。
看著那年輕人的背影,陳松笑著又讓馬車前進。
最近這幾年,新學開始了野蠻生長。
江浙距離京城近,所以這裡受到的影響最大。
江浙之地不像其他地方,這裡地小人稠,人口眾多。
最近這幾年發達的商業,加快了無地百姓進城的速度。
頻繁的商業活動,催生了大量的工坊以及大量的從業人員。
商業的發達,使得人們對新技術有著近乎狂熱的追求。
在這樣的土壤之下,新學在這裡開始野蠻發展,不斷的開疆拓土。
如今的浙江,新學學子遍地都是,甚至還有人建起了專門的學校,用來傳授新學學問。
新學學堂的老師們,每年甚至還會受邀,來這些學校講學。
起初,江浙這裡的那些大儒們還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阻止,可當宋濂站出來後,這裡的大儒們,全都停了下來。
宋濂為何會支援新學,這不得而知,但新學在浙江的發展,離不開宋濂的。
時間一久,和儒家理學一樣,新學也漸漸有了門派。
不過,這裡的門派之別,只是學派之別。
新學分成了“數學,生物,物理,化學,政治”五大門類,普通學子,只會選擇其中之一進行學習。
這五大門類中,數學、物理和化學最受追捧,因為這三科“變現”速度最快。
和儒家理學只能花錢不同,這三科,是從一開始就能賺錢。
浙江商業發達,對賬房的需求很大,只要是新學學生,只要是學了數學這一科的,就不用害怕賺不到錢。
物理和化學,這兩科的學生,成了各種工坊新工藝新技術的主要創造人,往往會被那些工坊主高薪聘請。
往年的時候,人人都說聖賢書好,可能讀得起聖賢書的人,卻沒有幾個。
畢竟是勞苦大眾的數量多,畢竟還有很多人讀書是為了賺錢。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新學在浙江徹底的流傳開來。
......
不久,馬車停在了宋濂的家門前。
宋濂的家不大,但也不小。
他小時候很窮,可後來成了朱元璋的幕僚,被朱元璋看重,或多或少都有些家底。
陳松被人帶到了宋濂的臥室,還沒有進去,陳松就察覺到了一股死寂之氣。
宋濂被下人攙扶著坐在床上,朱標坐在床邊。
對於宋濂這種重視倫理綱常的人來說,要不是實在起不來,他肯定是會給朱標行禮的。
兩人正在說著話,但是在看到陳松進來後,不約而同的沉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