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中,禮部這次成了重災區,禮部尚書趙瑁前不久剛剛被下大獄,現在禮部人心惶惶。

各種各樣的因素加在一起,讓齊泰就像是受到驚嚇的鳥一樣,無法安心!

“不行,不能這麼一直的等下去!

這個什麼狗屁的公務員壓根就是在挖科舉的牆角,雖然現在的公務員執法,看上去對科舉並沒有什麼危險,可是知道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陳松這個狗東西,從頭到尾都沒有做過幾件好事,要是他一直活著,恐怕公務員之法最後肯定會顛覆科舉!

不能就這麼束手就擒,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

齊泰畢竟還年輕,雖然他是守舊派人物,但也有著一股子熱血。

他二話不說,取出一張宣紙,開始筆走龍蛇。

大大的題目赫然出現在宣紙上。

《陳公務員之法弊端書》

坐在書桌前,時而皺眉時而沉思,手下的筆,時而停下,時而急走。

按理來說,他不過是禮部的一個小小主事,再加上現在又是風聲鶴唳的關頭,禮部又是重災區,如果是個正常人的話,都不可能選擇在這個時候向朱元璋上奏摺。

和齊泰不一樣,現在的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生怕這個公務員之法被陳松就這麼徹底的貫徹下來,生怕自己這些儒家理學的門徒,以後被陳松不斷的打壓。

在如今的朝中,儒家理學門徒基本上控制著大小官職,除了武將勳貴之外,其他的官職基本上都是這些人控制。

可不知道為什麼,儒家理學門徒的勢力很大,但齊泰心裡依然沒有信心。

此時的齊泰心中有萬千憤懣,他書寫的速度很快,沒過多長時間,就將這份奏摺書寫完畢。

帶著這份奏摺,匆匆離開禮部衙門,去了通政司。

沒過多久,甚至太陽還沒落山,齊泰的這份奏摺就放在了朱元璋的桌頭。

朱元璋在閱讀奏摺的時候,並沒有先看上奏之人名字的習慣。

看著齊泰的這份奏摺,朱元璋忽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在奏摺當中,齊泰不斷地誇大著公務員之法的害處,甚至還將公務員之法列為惡政。

在齊泰的觀點中,公務員之法只會讓那些沒有真憑實力的人蠅營狗苟。

從而擾亂正統的科舉渠道,已至於天下士子人心思變,從此不再實心科舉。

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寫的慷慨激烈。

文筆太過鋒利,內容太過尖銳。

朱元璋看完奏摺,回過頭翻看了是誰的奏摺。

當他看到齊泰這兩個字時,忽然就想起了之前在殿試上爭執的那份試卷。

搖了搖頭,直接將奏摺扔進了地上。

“譁眾取寵,空洞無物,滿篇下來只是在抨擊公務員之法,可卻沒有抨擊到點子上,說了一大堆堂而皇之的廢話,一大堆引經據典的廢話,無聊,比雞肋還雞肋!”

朱元璋搖搖頭,眉宇之間滿是厭惡。

這也是齊泰這種讀書人最大的短板,讓他們寫文章,他們的文筆出眾,思路清晰。

可如果讓他們對某件事情進行評價,就好像他們自己沒有什麼想法一樣,就好像他們也看不出這件事情到底如何,只會引經據典的說一大堆廢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