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陳松的話,如果沒有陳松為大明朝斂財,恐怕朱元璋壓根就不會有這個念頭。

朱元璋是一個勤儉節約的皇帝,但首先,他是一個人。

只要是人,他就有虛榮心,就有爭強好勝之心。

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己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威名傳遍天下?!

朱元璋不想嗎?他當然想。

如果朱元璋真的不想的話,那麼他開建龍江寶船廠又是為何呢?那麼他建造那麼多的巨大寶船又是為何呢?

朱元璋的心裡有著自己的想法,很多想法之前受制於現實,無法實現,現在有了這個機會,那為什麼還要將這個想法隱藏下去呢?

“那要看陛下如何御駕親征了,如果只是隨意的巡視一下邊關,那麼所耗費的錢量不會有多少。

如果陛下親自統軍,耗費肯定不少。從金陵到北平,光是這一路上人吃馬嚼,就要消耗不少。

如果是普通將軍率軍出征,率領的兵馬也不過是北平的駐軍,就算有外地的兵馬,數量也不會很多。

可如果陛下御駕親征的話,京營最起碼要去個十之六七。京營是陛下的精銳,消耗的錢糧……”

陳松這話說的其實已經非常委婉了,在金陵御駕親征北方的草原,光是從金陵到北平,京營這大批人馬,一路上人吃馬交所要消耗的錢糧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尤其是皇帝御駕親征和普通將領出徵完全不一樣。

如果皇帝御駕親征的話,最起碼權力中樞也要跟著皇帝一起出發。

先不管後宮的嬪妃去不去,朱元璋身邊的大檔頭太監,管理朱元璋飲食起居的太監宮女,做飯的廚子,六部大臣等等,這又是一大幫的人馬。

把這些人加上,速度肯定快不了。

皇帝大駕從金陵到北平,這一路上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地方。

凡是到達地方,當地的官員又怎麼可能會怠慢了朱元璋,一切都會按照最高的制度來辦理。

這在無形當中,又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消耗。

這也正是為什麼明朝中後期,大臣們竭盡全力阻止皇帝出宮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了,不想讓皇帝看到天下的事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花費太大了。

“是啊,這樣一來所要消耗的錢糧可是一個海量的數字!”朱元璋嘆了一口氣,看向了北方。

陳松其實倒也願意看到朱元璋御駕親征,於是說道:“陛下,如果御駕親征的話,對於三軍計程車氣也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而且,臣倒是覺得,也不一定非要將京營的所有人馬全部帶上。

北方邊境的兵馬數量已經夠多了,兵在於精,而不在於多,臣以為,可以抽調京營當中所有火銃手組建新的軍隊!”

朱元璋對京營的組建和自己的兒子朱棣完全是兩個路子,朱元璋的治軍理念,更傾向於萬全。

一支隊伍當中有刀盾手長槍手弓兵火銃手。

而朱棣登基之後,更傾向於某一方面。

朱棣登基之後組建的三大營,就足以說明一切。

陳松現在要做的,正是讓那個赫赫有名的神機營,提前來到世界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