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試射火箭(第1/3頁)
章節報錯
“臣的意思是說,將京營當中所有的火銃手以及所有的火器全部集中起來,組建一支新的軍隊,如果陛下真的想御駕親征的話,到時候可以率領著這支軍隊!”陳松看著朱元璋,說著自己的想法。
陳松所說的這個辦法,朱元璋以前從來沒有想過。
“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朱元璋疑惑的看著陳松。
自從朱元璋起兵開始,對軍隊的佈置,就一直按照他那種思路來的。
不能說朱元璋的那種思路錯,也不能說朱元璋的那種思路落後,只是陳松的這種思路太過超前。
“如果火銃手沒有騎兵保護或者沒有步兵保護,一旦在草原上遇見地方騎兵,那該如何脫身?一旦被敵方騎兵騷擾,那該如何呢?”
未想其勝,先慮其敗,這是朱元璋的老傳統了。
在朱元璋的傳統印象裡,火銃手要是沒有這些士兵的保護,一旦被敵方騎兵衝殺上來,那麼只能是大敗一場。
“陛下,臣以為陛下這是多慮了。
首先,如果陛下御駕親征的話,即便只率領這一衛人馬,但也不是說,只有這一衛人馬迎敵。
肯定還有其他的兵馬,這些兵馬可以從其他地方徵調,或者從北平又或者從北平附近徵調,又或者陛下在出發之前可以率領一部分的騎兵。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臣以為,就算只有這一衛兵馬,照樣可以將敵軍擊潰!”
陳松的臉上滿是自信。
陳松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為歷史上有過類似的戰爭。
八里橋之戰,可以說是近代史上最恥辱的一次戰爭。
僧王曾格林沁率領三萬精銳兵馬對英法聯軍發起攻擊。
當時的英法聯軍數量不多,只有數千人,所使用的武器基本上都是一些燧發槍和滑膛炮。
軍中配備也有線膛炮和線膛槍,只不過這些數量少的可憐。
據說,在英法聯軍當中,使用數量最多的就是康格里夫火箭。
僧格林沁手中的兵馬,可是當時清廷手中最後的底牌。
在面對只有數千人的英法聯軍,按理來說,如果只根據人數來看,那麼英法聯軍根本就擋不住。
可戰果卻出乎了所有人意料,曾格林沁幾近全軍覆沒,而英法聯軍那邊只有區區十幾人受傷。
不敢說現在京營當中的這些火器裝備,能夠比得上那個時候的英法聯軍,但也不會相差太大。
最起碼,只要康格里夫火箭能夠量產,那麼騎兵的大集團衝鋒就成了送人頭的行為了。
“陛下,騎兵的優勢在於速度快,他們的速度再快,能夠快過火銃和火炮嗎?
臣已經讓陶大人制造新式武器,這種武器造價低廉,最高能打八里遠,最近也能有兩三里的射程!
而且這種東西落地之後可放火可爆炸,如果對面大規模的騎兵衝來,這種武器遮天蔽日之下,定然能夠將對方騎兵打成渣渣!”
陳松以最平淡的語氣,說著最狠的話。
以至於朱元璋聽到陳松所說的這些話時,嘴角都不由自主的抽了抽。
之前的新式火銃以及火炮就足夠讓人感到驚駭的了,怎麼突然之間又有了這種強大的武器?
朱元璋捋下巴上的鬍子,不停的在想著陳松說的這些話的真實性。
什麼武器能飛八里?
八里,這不是一里兩裡地。而是整整八里,恐怕這個程度上,肉眼都看不到敵方騎兵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