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好一個陽謀,好一個陳松!(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是兩個王朝在對待草原的時候,截然不同的兩項政策。
這第一個辦法,聽得朱元璋臉皮子不停的抽動。
尤其是在聽到和親這個詞語是,差點沒忍住爆發出來。
陳松話還沒有說完,便被朱元璋直接喝住,“行了,這個辦法就此作廢,不要再說!”
朱元璋可不相信什麼和親就能夠解決這些事情,前宋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又怎麼能相信這些言而無信的人呢?
陳松也猜到了朱元璋會是這樣的反應,可總歸要將這個辦法說出來,不管能不能實行下去,但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提供一些別的思路。
“說第二個辦法吧!”朱元璋深深的吸了幾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
陳松接著道:“陛下,臣的第二個辦法,難度要比第一個辦法大上很多。
在開始實行之前,要先將草原橫掃一遍。最起碼也要將前元小朝廷徹底擊破,擊破前元小朝廷之後。部落肯定會分裂,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可以殺一批打一批拉一批……”
說到這裡,朱元璋又打斷了陳松的話語,“這不是和第一個辦法的前半段是一樣的嗎?這有什麼區別?”
“陛下,最大的不同點在後面,且聽臣言……
這個辦法最主要的特點就在於,草原部落的統治者們和他的臣民們徹底分開,離間他們,讓他們分為兩類……
可以在大明邊境建立自由貿易區,讓草原之人可以自由來此,進行貨物貿易。但是有一個條件,此法,只針對於普通牧民,至於那些貴族,不好意思,我們不接受……
這些部落的統治者們肯定不會同意,他們肯定會約束他們的牧民,要麼不讓他們的牧民過來,要麼他們的牧民過來,換取的貨物回去之後,會被他們收繳,要麼他們會偽裝成他們的牧民過來換取貨物。
可是不管哪種方式,都會逐漸增加統治者們和牧民之間的間隙,這正是離間他們最省事的辦法……
短時期不會說什麼,可時間一長,牧民肯定會對統治者們心生不滿。
離間了他們之後,想辦法將這些牧民吸引到大明來……”陳松一臉認真的說著。
陳松說到這裡,朱元璋再次打斷。
“讓那些牧民來大明幹什麼?這些牧民來大明,只會禍害大明,更何況,你這個辦法看起來有幾分道理,實際上不過是空中樓閣,想要實行起來,卻非常的困難!”
朱元璋不置可否,沒有認同這個辦法,也沒有反對這個辦法
陳松當然知道朱元璋在擔心什,其實這個辦法,歷史上的大明就用過,只不過,沒有陳松說的這麼全面。
歷史上的大明,在大明和草原的交界處建立貿易區,讓大明和草原之間可以進行貨物貿易。
但歷史上的大明在建立這些貿易區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國力比較衰弱的時候才建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所以在面對草原的時候,威懾力遠遠不夠。
陳松這個辦法很簡單,就是先將草原打得差不多了,然後再建立貿易區。
大軍在側,他們這些人到底是想要棒子還是想要蘿蔔,還是能拎得清的。
至於把草原上的那些牧民全部弄過來,陳松有著自己的想法。
陳松的目標可不僅僅侷限於大明這一片地方,還有海外那些土地。
如果是在明末,陳松不用擔心人口問題。
可是在明初,人口凋敝,緊緊依靠大明的百姓是完全不夠的,而這些牧民正好可以用來探路,將這些牧民先行弄到海外去。
可能有些殘酷,但這本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當年成吉思汗征伐中原的時候,沒有在乎這麼多。
“離間牧民和那些貴族之間的關係,這事兒怎麼看怎麼離譜,怎麼看怎麼不現實。若說離間小軍官和大檔頭之間的關係,俺還覺得差不多,可普通牧民知道個甚?
還有這個什麼貿易區,這些韃子們把大明的那些東西買回去之後,稍作改裝,變成武器,豈不又來搶奪大明?”朱元璋搖搖頭,有些意興闌珊。
可陳松的辦法不止於此,經濟征伐,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