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對寶鈔進行改革,大明的寶鈔屬於戶部管,戶部下轄寶鈔提舉司,負責製造發行寶鈔。

如果戶部有正兒八經懂經濟的人,對寶鈔的發行進行管控的話,或許寶鈔的崩盤也會要緩慢一點。

如果不加控制的亂髮行寶鈔,那麼無異於用一張紙來搶劫整個天下的錢財。這不合理,經濟乃國家之本,寶鈔發行也應該獨立出來。”

想到這裡,陳松在桌子上的宣紙上寫下了,“大明寶鈔督辦總衙門”這幾個字。

仿照之前的稅務督辦總衙門,陳松又準備建立寶鈔督辦總衙門。

目前就放在戶部,但戶部沒有管轄權,只有統領權。

陳松之所以這樣做,是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那就是,陳松目前所建立的這些衙門,以後都將會升為部。

像什麼戶部兵部工部,等等這些部門也會被拆分。

目前也不過是為了以後的拆分做準備罷了。

在陳松的規劃中,寶鈔督辦總衙門下轄三個部門。

製造生產部門,發行運輸部門,兌換管理部門。

再設定大明錢莊,和寶鈔督辦總衙門平級。

主要作用就是發行和回攏寶鈔,這個大明錢莊要遍佈大明所有的行省,在每個行省的主要城市必須要建立。

等以後規模壯大了,乃至於大明下轄的每個州縣,都必須建立大明錢莊。

大明錢莊的執行模式,陳松參考了後世的銀行以及明朝末期出現的錢莊。

普通老百姓的錢可以存到錢莊,可以兌換銀票,凡是在大明境內,凡是有大明錢莊的地方,都是認票不認人。

不管在哪個地方,只要你有銀票,那麼隨時可以兌換銀子。

隨著時間的發展,銀票將會越來越深入人心,等時機成熟了,差不多了,那麼就可以將銀票和寶鈔合二為一。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口吃不了個胖子,目前必須將銀票和寶鈔分開,各論各的。

陳松筆下,筆走龍蛇,一直書寫到後半夜。

嘆了一口氣,將手中的毛筆放下,費了這麼長的時間,終於忙活完了。

將書寫的奏摺整理好,走出了書房。

外面的夜空靜悄悄,天上繁星點點,時不時還能看到劃過天空的流星。

……

天亮時分,陳松站在金鑾殿裡,上著早朝。

早朝制度其實是有些畸形的,大部分情況下,它的用處並沒有那麼明顯。

不僅浪費了時間,很多事情都沒有實質性的解決。

所以後世的那些君王也不太喜歡召開早朝,陳松心裡默默的想著,以後得要想個辦法,也將這早朝改變一下。

早操終於結束,陳松打了一個哈欠,走出了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