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聖旨朗讀完畢之後,宣旨官員讓手下抬過來幾個箱子,放在了陳松面前。

陳松指著眼前擺放的這幾個箱子,一臉疑惑的問道:“這箱子裡面裝的是什麼?”

“這箱子裡面裝的是開封一帶歷朝歷代的水文資料,以及最近這段時間當中黃河沿線的各種情況。這些東西對陳大人非常有作用,所以陛下讓在下給陳大人送了過來!”宣旨的官員指著面前的這幾個箱子說道。

陳松點了點頭,從宣旨官員手中接過聖旨,然後讓府中下人將箱子抬了進去。

朱靜安站在陳松的身後,臉上滿是擔憂。

回到書房,陳松坐在書桌後,書寫著去河南所需要的種種東西。

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土豆。

一般情況來說,災禍一旦發生,需要最多的東西就是糧食。

這幾年的發展,京城附近的良田裡都被朱元璋種上了土豆,現在已經開始往外面推廣。

現在國庫裡面土豆以及粉條的儲存量非常大,這些東西完全可以供應災民。

同時,土豆現在還尚未在河南徹底的推廣開來,所以陳松就想著藉著這次的功夫,將水患治理完畢之後,就將土豆開始在河南徹底推廣開來。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時間,想要一次性將土豆全部推廣到整個天下,那是不現實的。

如今土豆的主要種植地,還是以直隸為主。

不知什麼時候,朱靜安站在了書房的門口。

她靜靜的看著坐在書房當中的陳松。

忽然嘆了一口氣,陳松轉過頭來看向朱靜安。

“怎麼站在那兒?”陳松帶著笑。

朱靜安秀眉緊蹙,道:“你才從山東回來沒幾天,現在又要去河南,聽說那邊的大雨到現在還沒有停,如果黃河要是決堤,恐怕……

那個藍雨給你挖了一個坑,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啊……”

朱靜安擔憂無比。

陳松笑了笑,“只要將河南的水患治理好,那麼就沒有什麼問題,你要相信夫君!”

朱靜安走到陳松身後,捏著陳松的肩膀,“話是這樣說,可我的心裡忐忑的厲害,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

“別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陳松勸道。

當天下午,陳松的奏摺就送到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在拿到陳松的奏摺之後,朱元璋立刻就讓相關人員按照陳松奏摺上面所需要的那些東西進行籌備。

出發的時間也已經定了下來,三天之後就要出發。

這幾天裡,陳松都在準備著。

夜晚,陳松躺在床上,想著事情。

本來,按照陳松的規劃,將官紳一體納糧之事推廣開來,之後就要著手對大明的金融體制進行改革,以及對一些基礎手工技術進行改革。

在陳松的計劃當中,要建立官辦錢莊,由官方背書,對寶鈔進行改革。

可惜,這一切現在都沒有辦法實行了,這一拖,就得好長時間。

這一切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陳松也不想這樣,可是天災人禍誰又能說的準呢?

朱元璋坐在御書房中,看著陳松的奏摺。

臉色比之前那幾天要舒緩很多。

陳松的奏摺上寫明瞭去開封之後要做的事情都是什麼,各行各列都列舉的清清楚楚,這讓朱元璋放心不少。

看完奏摺,朱元璋將奏摺交給了朱標,讓朱標按照奏摺上面的內容去安排。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到了,陳松一行人也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