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御書房,陳松看著前面的道路,心裡感慨萬分。

歷史上的方孝孺被朱棣滅了十族,然而這個事情大機率是假的。

如果真的按照這樣來看,那麼方孝孺的父系這邊,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可是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有一個弟弟叫做方克家,方克家的兒子叫做方孝復。

這個方孝復當年因為觸怒湯和,被編為軍籍,因此活了下來,後面還被赦免為民。

《明史·方孝孺傳》記載:……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孝孺慨然就死,時年四十有六。

……孝孺之死,宗族親友前後坐誅者數百人……

《太宗實錄》記載:執奸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其罪,鹹伏辜遂戮於市。

這裡面並沒有說到朱棣誅滅方孝孺十族的事。

其實,說到底,謠言說朱棣誅滅方孝儒十族的事,無非就是在抹黑朱棣。

如果拋開立場來看,方孝儒絕對是一個才能出眾的人。

如果站在建文帝的立場上來看,方孝孺能夠如此忠心的對待建文帝,也足以說明他的忠誠。

朱元璋素來對人苛責,可是竟然將方孝孺一直留了下來,也足以證明他的能力。

甚至還保駕護航,足以說明了一切。

“也不知道這個方孝孺是個什麼來路?如果他也是和那些士紳讀書人一個樣,那我還接觸個啥?”陳松搖搖頭,往回走。

在回家的路上,陳松一直在想著這件事。

方孝孺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後世人熟知他的事,基本上都是那個被誅滅十族的事情。

歷史上的方孝孺確實有著不錯的戰略眼光,數次上書朱允炆,可方孝儒的這些意見大部分都被朱允炆否定。

但怎麼說呢,方孝孺當時在天下讀書人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能被姚廣孝稱為讀書種子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太差呢?

道路兩邊的樹木發出了嫩芽,道路兩旁不時有書生學子走過,他們有說有笑。

看著這些學子,陳松的心裡忽然湧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歷史上的方孝孺被稱為讀書種子,在天下讀書人的心目當中有著非常特別的地位,如果把他給弄過來,弄到我的新學門下,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結果?”

想到這裡,陳松的眼睛瞬間明亮。

越想越覺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很大。

“老朱讓我和他接觸,那麼我不妨先和他接觸接觸。

解縉我都能拐過來,要是再把他拐過來,那可真就齊活了。

這兩人可要比齊泰黃子澄之流強多了,這兩人可是朱元璋欽定留給朱標的大臣,怎麼著也要比那兩個人強。”

陳松越想心越熱,直接就這麼定了下來。

回到家,已是晚飯時間。

坐在飯廳中陪著自己的老婆吃著飯。

飯沒有吃完,趙峰又從外面走了進來。

站在飯廳門口,趙峰指了指大門方向,“有一個年輕人拜見,他說他叫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