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儲君(第1/2頁)
章節報錯
嫡子,嫡子!又是嫡子!弘曆煩不勝煩,每每聽到這個詞便有一簇無名火上湧,尤其是這個時候,太后說這種話,未免有些不合時宜,
“永璉屍骨未寒,金棺尚在宮中,皇額娘您就迫不及待的要求朕再要一個嫡子,您可曾想過永璉的感受?”
“人死不能復生,哀家理當再做打算,永璉他那麼懂事,肯定能理解哀家的一片苦心。”太后絲毫未覺不妥,繼續說道:
“再說哀家也沒讓你立即要孩子,只是給你提個醒,讓你有所準備,以免到時你忽略此事。”
“無需準備,兒臣並無再跟皇后要孩子的打算。”弘曆拒絕得乾脆,太后神情不愈,正色強調,
“你不肯寵幸其他妃嬪,哀家可以不管,你不願去長春宮,哀家也可睜隻眼閉隻眼。從前還有永璉,你尚可任性,如今嫡子沒了,這可是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由不得你任性妄為!嫡子必須生,沒有商量的餘地!”
太后的義正言辭在弘曆聽來十分可笑,
“沒有嫡子,江山便無法傳承嗎?皇額娘,您莫忘了,您是先帝的妃子,兒臣亦是庶出,不照樣繼承皇位了嗎?皇阿瑪若是堅持要立嫡,那您現在就不是太后,而是太妃!”
弘曆之言噎得太后無言以對,但她很快就冷靜下來,鎮定駁斥,
“即便你是庶出,那也是正統的滿洲血脈,可你看看你的後宮,現在只剩下三個兒子。你對永珹心懷芥蒂,始終不願親近,永璜和永璋又是蘇氏所生,他們的母親是漢人,根本沒資格立為儲君。”
口口聲聲都是漢人,太后怕不是忘了一件事,“兒臣已為蘇家抬旗,如今玉珊母子已入旗籍。”
不以為意的太后不屑哼笑,“抬旗只是因為你對蘇氏偏愛,你想給她貴妃之位,但這並不能改變蘇氏母子是漢人的事實。”
“永璜與永璋是兒臣的骨肉,他們身上流著滿人的血液,那便是滿人!”
太后暗歎兒子想得未免太簡單了些,“你寵愛蘇氏,哀家可以不管,但儲君關乎社稷,將來的太子必須血統純正!
永璜與永璋身上還有一半漢人的血統,他們並無資格繼承皇位,皇帝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要麼跟皇后生嫡子,要麼就跟其他滿洲妃嬪生孩子,保住純正的滿洲血統是你作為皇帝的職責,你無可推卸!”
“皇后表面溫順賢淑,內心卻是惡毒自私,永璉薨逝跟玉珊母子毫無關係,她憑什麼怨怪旁人?還說出事的為什麼不是永璜,這是一個母親,一個皇后該說的話嗎?簡直不可理喻!這樣的女人,兒臣不願與之親近,多看一眼都嫌煩!”
“皇后失去孩子太過痛心,才會胡言亂語,你不該埋怨他,合該體諒她,多安慰陪伴她才是。”
對待皇后,太后倒是十分體貼,可她從未體諒過他,“兒臣對她沒那個耐心,皇額娘您彆強人所難。”
“那你好歹再跟她要個孩子,等她有了身孕,你若不願再去長春宮,我便不再多管。”太后一再勸說,弘曆仍舊是那句話,
“兒臣寵幸誰,跟誰生孩子,那都是兒臣的事,皇額娘您別再提什麼嫡庶和儲君,兒臣正值壯年,立太子一事並不著急,四十之後再論。”
道罷弘曆告辭離去,母子二人再一次不歡而散。
為此太后頭疼不已,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弘曆知道孩子的重要性?
梅嬤嬤的意思是,眼下皇后才失去孩子,情緒崩潰,總說一些刺人的話,不會哄皇帝歡心,不如讓皇后緩一段時日,等她從悲傷之中走出來,過罷年之後,再去撮合他們夫妻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