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回 入宮謝恩(第2/2頁)
章節報錯
打從一開始,熹妃就不喜歡蘇氏,只因一向乖順的弘曆為了這個女人幾次三番的忤逆她,與她鬧矛盾。
偏偏蘇氏命好,一再生兒子,如今弘曆要晉蘇氏為側福晉,皇帝也同意了,熹妃無話可說,只能順應皇帝之意,依照規矩,給蘇氏賞了些珠寶錦緞,末了還不忘囑咐道:
“往後你便是王府中的側福晉,身份不一般,多少雙眼睛盯著呢!你可得規行矩步,切記不可再放肆,不可專寵,以免招惹是非。”
蘇玉珊心道,她做過最出格的事便是七年前離家出走,自她回來之後,一直都很規矩,已經許久不曾出過門,都是旁人在背地裡謀害她,她從不曾害過任何人,也沒有惹是生非。
可在熹妃看來,那些禍端皆是因為她霸佔弘曆,妄圖得到獨寵才會招人記恨,繼而謀害於她。
這樣的邏輯著實怪異,但今日畢竟是喜慶之日,蘇玉珊不意惹熹妃不快,也就沒反駁,然而這話弘曆聽得一清二楚,他無法忍受,笑意漸消,直言不諱,
“兒臣想寵誰,是兒臣的自由,嫉妒乃後院大忌,這一點額娘您最清楚,她們因嫉生恨,謀害誣陷玉珊,額娘您不問罪她們,反倒認為這是玉珊的錯。
她錯在哪兒?錯在辛苦懷胎,給兒臣生兒育女?倘若這也是錯,那兒臣斷子絕孫,額娘您才高興吧?”
最後一句震得熹妃胸腔積火,顫指怒斥,“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大喜之日,哪有詛咒自個兒的?”
弘曆毫不畏懼,揚首反噎,“額娘您既知曉這是大喜之日,就不該在玉珊謝恩之日陰陽怪氣的埋怨她!”
蘇玉珊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別再因為她而跟熹妃吵架,弘曆反握住她的手,在熹妃準備訓責他之前開了口,
“時辰不早了,兒臣還得帶玉珊去拜見各位太妃,兒臣告退!”
不等熹妃應聲,弘曆已經拉著玉珊轉身往殿外走去。
出得殿門,蘇玉珊的面上再無笑顏,她的好心情全被熹妃的幾句話給毀了。
但是弘曆是站在她這邊的,這一點她還是很欣慰的。
她雖未抱怨什麼,但弘曆知道她受了委屈,不會好受,捏了捏她的手心,他柔聲安慰道:
“放心,有我在你身邊,不會讓任何人欺負你。”
她當然相信弘曆會護著她,事實上即使做了側福晉,她也沒什麼進宮的機會,與熹妃發生衝突的可能不大,但等到將來弘曆登基之後,她入了皇宮,與熹妃離得很近,到時候會不會時常有矛盾,這可就難說了。
不過這是後話,現下是雍正十二年,弘曆至少還得一年才能登基,蘇玉珊安慰自己不要杞人憂天,明日愁來明日憂。
後宮的幾位太妃對蘇玉珊倒是很寬容,笑容和藹,直誇她來自江南,貌美有靈氣,又各自賞賜了許多珍寶。
拜見過幾位太妃之後,弘曆這才帶著蘇玉珊出宮。
走了大半日的路,蘇玉珊回府後便覺小腿和腳掌痠疼得厲害,常月為她按捏,雲芳為她熱敷,皆不頂用,直疼了四五日,才稍稍緩解了些。
到得三月間,蘇玉珊的月銀升至二十兩,如今她攢的銀票已經足夠多,這二十兩對她而言不算什麼,但從最開始的六兩到現在的二十兩,整整熬了八年啊!
家世低微之人,想往上走,著實不容易,並非弘曆願意就可以,太多的祖制和規矩束縛,弘曆也是走得很艱辛。
好在他力排眾議,終究還是晉了她的位!
接下來的日子尚算平靜,然而今年永璜已有六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
皇子皇孫們的學堂便是宮中的上書房,這就意味著,永璜得進宮居住,與父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