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繁瑣規矩(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了襄陽府,在欣兒的帶領之下去到集市裡的活禽交易地;
買了四匹壯年馬,一匹十兩銀子,這是買的少;
若是大量購買則是二十兩一匹,所謂戰爭財就是這麼來的,當然,不只是賣給一方,是供應雙方。
又買了一輛馬車,四匹馬拉一輛馬車,算是很奢侈了,不過也是因馬車夠大,長三米三寬兩米三;
足足花了嶽安七十兩銀子,裡面的裝飾與雕工也是極為華麗,雖沒有龍鳳,卻有麒麟白虎等瑞獸雕刻。
而坐墊則是絲綢品加上等的好棉花,用料充足,近二十公分厚的棉花鋪墊;
馬車裡還有矮桌與棉被、絲綢棉枕,兩邊的木窗除窗簾子外,兩邊還能拉出木頭將窗戶緊閉,防止蚊蟲大量湧進,進馬車裡的門也是如此。
錢雖花的多,卻物有所值,木料也是一等的香木,這成本費估計就有個四五十兩了,剩下的,拋開工藝費,便是淨賺了。
坐著馬車,楊再興騎著白馬在前方開路,道路旁的百姓見這般高大威猛的男人又是帶著兵器,自覺的讓出路來躲在兩邊,等馬車走過,才回繼續行走。
走了一個時辰,才來到南城門口,四匹馬腳力很快,只是這襄陽城比原先大了不知多少倍。
欣兒從懷裡掏出嶽字令,讓城門守衛看見,這是岳家地位極高的人才擁有的令牌,城門守衛只有一張令牌紅印來比對令牌的真假,見令牌的出現,城門守衛中的一員走前說道:“走左邊。”
聞言,欣兒將令牌丟給守衛:“岳家。”
守衛接住令牌,轉身往左走在前頭,右中間是普通人進出,左邊是官家出行專用車道,只需驗證令牌的真偽,報上一個名字與身份,就不用記錄是何等人士,為何出城以及住宅等家人父母。
守衛把令牌底端的木套開啟,將底端紋路染上紅印,印在白紙之上;
又從小屋裡拿出一張官家專用的防水白紙,這白紙有著金銀票的防水工藝,而白紙上印著襄陽所有官家的紋路,岳家令牌底端的紋路,兩者對比之下,未發現有何區別。
合上令牌底端木套,只拿著令牌一角,這樣才不會碰到對方,恭謹的遞向欣兒,並說道:“官家道個名字和身份,按規矩要記下的。”
欣兒拿上令牌另一端,點了點頭:“欣兒,嶽喬女使!”
聽聞是嶽喬女使,守衛連忙看向前方的守衛們,自身又讓路道:“忠武將軍的馬車,快讓路!”
眾守衛聽言,也不管普通百姓的進出記錄,自覺的退到兩邊,一旁的百姓見狀,也同守衛退到一邊,好不耽誤馬車過去,也生得驚到馬車,到時被抓進牢裡就不好了。
待嶽安他們離去,南城門口才恢復正常的進出記錄。
一出襄陽城,嶽安就見襄陽城外有許多難民聚集,這也是無奈之舉,因進城需繳納100百錢,才能有個城令,憑城令才能在城裡定居或進出。
這城令也不是官家故意而為之,而是作為一個身份牌,每個城令都是獨一無二的編號;
再刻上姓名,每賣出一個城令,就需備份兩份身份紙,加上城令的獨特工藝和材質,成本也有近五六十錢了,更別說保持長久身份紙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