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冬臨想也不想的點頭,臉上甚至還掛著沒收起來的憤怒,以及迷茫,還有堅定的眼神,他道:“我想活下去,但是你會放了我嗎?”

鄧德民笑著點頭,道:“當然只要你願意,我就放過你。”

畢冬臨不知道對方什麼意,當時的他也不過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哪裡得懂太多的東西,只是懵懂的等對方開口。

鄧德民一直沒有放下自己的笑臉,從剛開始的害怕之後,畢冬臨便有些沉溺在他的笑臉中,現在也完全跟著他的節奏在走。

接著就在一種既感覺不到溫暖,又察覺不對方惡意的情況下聽到鄧德民說:“小子,只要你應承我一件事,我就答應你,不再傷玄門中的任何一人,如何?”

不傷玄門中的一個人,但是沒有說不傷普通人,還有就是需要他做什麼事,也沒有直接提出來,尚且不曉得好壞,畢冬臨並沒有聽出這其中的漏洞來。

當時的他只有一個念頭,如果沒有眼前人的破壞,那麼玄門定然能如他師父說言的那般,把玄門道術發揚下去,所以是毫不猶豫的應承了鄧德民。

鄧德民嘴角第一次高揚,他道:“我讓你做的事也特別簡單,只要你將來有能力的時候替我尋一些東西就好,有需要的時候我自會聯絡你。”

畢冬臨一聽,只是找些東西,那是多麼簡單的事啊,將來找齊了就能保住玄門的傳承,又沒有人來破壞,道理這麼簡單沒理由不選擇呀。

在畢冬臨同意之後,又聽鄧德民說道:“但是你幫我做事的時候,必須誠心,如果心不誠是會受到懲罰的喲,比如我毀約什麼的。”

畢冬臨生生的打了個冷顫,只得呆呆的點頭,說不出什麼拒絕的話來,一旦尋死的勇氣過了那個階段,那便會畏懼死亡了。

鄧德民抱著與自己初步達成協議的孩子,一步步離開了屍山血海,一陣黃沙掩來,遍地的師長師兄皆已不復存。

但是隨著年紀的過去,畢冬臨也漸漸長成。

這時候的他才發現,當年應下的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卻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當初被鄧德民親手交到一個道觀裡,從些以後一直活在對方的控制之中。

當初答應幫忙找東西,也沒有說是什麼,也沒有說找到什麼時候,找多少東西為止,但凡對方有要求,就必須誠心去完成。

這些年為鄧德民所做的事,比為嶗山派做的事更多,如果是好事還罷了,但是從幫對方尋的東西里面,也慢慢的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似乎和鄧德民所修的玄術有關係,所以他一直不動聲色的動作,就是為了尋找一個機會,徹底擺脫對方的控制,也是和過去告別。

王家請求幫忙尋失物,就是最大的機會。

畢冬臨藉機向王家主推薦了其他門派出眾的道友,稱此事過大,一人之力不能成,這才有了後來的一系列事。

但是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也沒有敵過鄧德民,反而是自己如今騎虎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