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其法的新任管理者,當然不願意這樣的情形出現,好不容易養出一點兒‘肉’來,可不能再瘦下去了。

努力了數年,這新任的管理者又來接任了,那個在淮陽縣忙活了一輩子的縣官,得了無數好評,口碑極佳。

但是臨別退休交接之際,這位老縣官,心裡仍一塊兒心病,就是那塊始終不得基法,後來又在溫養當中的土地。

新來的接任管理者,仔細聽了前代的話,也對這塊地上了心,在退休懸官面前,當即就定下治理這塊地不變的計劃。

退休縣官總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淮陽。

人雖然離開了,但是卻一直留意著淮陽的動靜,或者說這塊地的變化,比現任縣官司還上心。

已經不再管理這塊地了,所以這等窺視是不行的,容易引起糾紛。

因此,提前和現任縣官透過氣,現任縣官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人嘛,這一輩子誰還沒個執念吶。

現任管理看對方已經年紀大了,也不知道還能有多少個好日子。

稟著能幫一點兒是一點兒,算是全了老人一點兒心願吧,但願將來自己老了,也有人能幫自己。

前任管理還真是天之寵兒啊,由他種出了綠植不提,還找到了溫養的辦法。

退休沒多久的光景,這塊地方就發生了奇特的變化,綠植活得高不說,周邊也起了茵茵綠草。

不用等到進了棺槨還在唸想,現在終於有了結果,如此好事,當浮一大白啊。

前任管理高興的結果就是,拉著現任管理一起喝了幾盅。

兩人的會面,還引了不少誤會之類云云,縣誌裡寫得清楚明白。

喚靈看著自己透過吳家找來的縣誌,不由得搖頭失笑。

這兩位縣官可都是實在人,也難怪治理的理念能如此契合。

如此才把淮陽這塊荒地,整治成了眼下的綠樹成茵,桃紅柳綠,時有鶯歌婉轉。

可是看著看著,喚靈就察覺出了不對勁,任憑前面的人怎麼作派,這地就是毫無起色。

直到遇見這兩位縣官,才有了現在的面貌,就像是一位瀕死的人,求醫無數,卻是求救無門,總算得遇神醫。

這故事的開頭、起因、經過、結果都沒有什麼毛病,有問題的是時間。

時間也不是簡單的對不上,而是太完美了,喚靈甚至敢說,如果不是他來查,換了任何一個人,都不會看出其中的關鍵。

一路除了腦海來回想這些事,剩下的就是翻看淮陽縣誌、地誌,來回拒絕。

最後把目光落在了前任縣官退休的時間上,指尖輕點著那幾行小字,久久不能回神。

一開始很多東西,都只是想法,現在得到了證實,喚靈卻又不太願意去相信。

事到如今,他也說不清楚到底是為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