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淮陽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淮陽縣。
一處偏僻的鄉野之地,本應該遍地是焦黃的荒野,卻是遍野青草綠樹,甚至還有應季的紅花,別提有多麼耀眼了。
此地無人打理,自也沒什麼人發現此地景色的優美,任其自生自滅。
因為這地方屬於縣城外一處荒山,便是從前連個打樵的柴夫都不願來,忙活一日瞎折騰,那不是白忙活嗎。
沒人願意開荒的一塊地,自然是收歸國庫,所以一直由國家管理。
這麼大一塊地,國這自然不會願意讓他白白荒著,想過許多辦法想要治療,但總是不得其法。
一開始代為管理這片土地的人,想的是租給百姓耕種,可是土地上的泥、水等物,就像是死物一樣,怎麼也種不活東西。
不得已只能放棄這個想法,第一人留下淮陽縣誌後,後人便不再生出打理的想法。
左不過地也不是很大,也就一個候爺的墓地大小,沒有這一塊地,也餓不死百姓。
大不了在其他農事上多多努力,爭取讓百姓一在淮陽縣過得安生。
縣誌只要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動,那就一代又一代的相傳下去。
有信的人,自然也有不相信的人,但是最後的結果,無一例外,這片土地沒有什麼改變,甚至經過縣官們的努力,土地禿得更厲害了。
這塊地的特性,使得它出現在縣官們的眼裡,但是最後也只能落在文字的灰裡。
故爾這一片荒山遺留到了現代,現代的管理員檢視古時的籍書,也知道這是一片不好打理的地方。
管得好還好說,管得不好那就是勞心勞力,政績上還是個大叉叉。
花著國庫的錢,沒做出個事兒來,這不是變相的欺負老百姓麼。
所以現在管理的人,瞭解了淮陽縣誌之後,就頭疼不已,攤上這麼一塊三不管地帶,擱誰誰頭痛。
管吧,管又管不出來一個名堂,不管吧,放著一塊地,不能讓他有所作為,真的是該怎麼辦呢?
好在,上天還是喜愛做實事的人的,總會在有意無意當中受到偏愛。
正當當地新任的管理者一籌莫展的時候,上頭下了令來。
由於地球受到嚴重的破壞,汙染極其嚴重,需要做綠化,以便保護環境。
這可是大大的解決了管理者的燃眉之急,立刻積極響應黨的政策,把這一片地劃拉進了綠化地帶。
如此一來,這塊地就不再需要考慮耕種了,只需要種上適應綠化的植被,那就萬事大吉了。
要是這樣的話,就能解決問題,那就不是遺留千年的老毛病了,那麼管理者也高興得太早了。
果不其然,種下去的植被頭一年幾乎死了個乾淨,瞧著好歹活了幾株,也有個安慰了。
看著活下來的株被,管理下了決定,還是種上同樣的植被,以便能存活。
奇怪的是,雖然是同樣的植被,可每次仍然只活了少許。
曾經還懷疑過是地皮的問題,還找地表組織的人研究過,得出的結果是沒有問題。
那就是這塊地不適合種植物唄,只能慢慢養了,就像一個身體極其虛弱的人,一年一年的溫養,總能把身體養過來的,前提是不要斷了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