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靈看著眾人,事情遠沒到那一步,暫時不提也罷。藉口有些累,想要好好準備過兩天出發用的東西,就和眾人暫時別過。

出發的時間定在六月八日。

喚靈他們的本意是第二天就出發的,但是一看日子,一個個都以要休整一天為理由,給改到了六月八日。

王家主也沒有問他們決定的理由,於道術他一竅不通,可是基本的民俗諺語一類,他們王家知道的比一般人多。

六月七月、六月八日兩個日子,中間相隔一天,其中的含義大不相同。素來有民俗: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

指的是每月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不能出遠門,因為七和棄同音,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為不吉;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這時候也是不利於回家的。

民俗各式各樣,還有二五八好還家,三六九往出走的說法。

不懂得這些,但是一定要尊重別人。在我們看來尋常的日子,很有可能就是別人神聖而不可褻瀆的日子。即使不知道這些,王家主也不會勉強對方立刻出門。

世家的從古至今,內裡有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齷齪,與吃人不吐骨頭的事,但是他們有一點讓人不得不佩服,那就是露出的外在,溫文而雅,謙遜知禮。

所以在喚靈他們提出,要在六月八日那天出發,王家主沒有任猶疑的就應下了,甚至問他們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隱隱以畢冬臨為首的十二派,沒有什麼需要的,只當是要去對付那個瘋道人,他們準備好需要鬥法的東西就可以了,普通人準備的,可能用不上。

喚靈有一層大家都不知道的隱憂,所以他在臨行前與王家主有一番密談。

本來應該陪他們一起的朱汪濤,在六月八日這天,沒人見到過他的人影,只有程管家跟著。畢冬臨他們見少了一個能打的,也沒怎麼在意。

畢竟鬥法的時候,很有可能你連對方的人影都摸不到,你就是能打翻天那都沒用。在程管家在的話,他們覺得還有點兒用。

王家的典籍他們就知道個名字,誰知道里面的內容是不是一樣的,就像流傳到現世的《道德經》,就和原版有區別。

要是他們到時候找到盜版了怎麼辦,還是帶一個有幸進過藏書樓的人,這樣更加保險吧。所以對於要帶上一個,在他們眼裡是弱雞的人,也就不是那麼難接受了。

程管家多麼敏銳的一個人,在知道自己被動弱雞之後,出發那天特地戴上了一副眼鏡。心中暗道:這樣就能更加理所當然的求保護了吧。

所以人都準備好的時候,一天的日子也就在眨眼間過去了。

臨行的時候,王家親自去送行。

族裡好些人都來了,喚靈他們見過的,沒有見的,都圍攏過來。一個個殷殷叮囑,一定要幫他們尋回族中的書籍,把那個偷書的賊抓出來云云。

對些陣仗,喚靈不由得再起在心中佩服起王家主。與其藏著掖著,不如大大方方告訴所有的人,王家被盜了。

從一開始的只告訴了部份學子,到最後通知整個族裡,除了讓他們知道,請奇門異士上門,是為了幫忙尋書籍。

還有一部份原因,喚靈猜測是為了警醒族人吧。

不要以為隱世如桃源,就真的無憂無慮了,把外面的世界也想象成了桃源,做人一定要記得居安思危,否則這世道,隨時都會給你上一課。

現在王家還有能力追回書籍,如果將來哪一天,沒有後繼之人,怎麼把先輩的東西傳承下去、又保護好呢?